返回

2018-09-05

羊街镇群沟村:山沟孩子上学有了桥

作者:卯龙艳 马丽克 时间:2018-09-05 阅读:449


 
竣工投入使用的横江中桥

9月1日,坐落于羊街镇群沟村的威宁首座“茅以升公益桥——横江中桥”正式竣工。
  在竣工仪式现场,来自群沟村的苗族同胞吹起芦笙,载歌载舞,用热情的拦门酒迎接远从北京而来的爱心人士。爱心人士中,茅以升教育科技基金会副秘书长茅为中也来了。
  横江中桥的建成,不仅让群沟村王家沟组、柯家沟组、大河边组、竹林湾组四个村民组106名小学生告别了趟水过河上学的日子,群沟村沿河而居的163户820余人的出行难题也得到解决,从此,当地村民们可将村里种出来的山核桃、蔬菜销售出去,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
  群沟村山高谷深,地形破碎,洛泽河绕村而过,湍急的河水成了群众出行的“拦路虎”。
  多年以来,群沟村河边两个组的村民出行要么靠一座独木桥,危险难行;要么就要绕山绕水多走上十来公里从别的村子借道,费时误工。
  据了解,2014年,夏季河水暴涨,独木桥被冲毁,群沟村村支两委组织当地群众搭建了一座简易木桥,但是窄小的简易木桥在雨季常常会被河水淹没,群众出行难题亟待解决。村里的100多名孩子每逢夏秋季雨水多时,河水漫过小桥,就要结伴绕路翻过四五个山头,走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到校上课。
  一下雨家长就担心孩子安全,再忙也得抽时间到河边接送孩子;一到雨天学校就犯愁,有时因为孩子们不能按时到校不得不停课,有时为了不让孩子落下课程,学校不得不组织老师们到河边去背学生过河。
  “夏秋季雨水多时,河水漫过小桥,我和其他同学就要结伴一起绕路翻过四五个山头,走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冬天路面结冰,桥面特别滑,一不小心掉进河,满身刺骨冰凉。”回想起原来在银河小学上学的日子,已到镇上上中学的学生王渐琴心有余悸。
  原银河小学校长李威表示,在银河小说执教时,每逢下雨天就睡不着,满心挂念孩子们的安全。“一到雨天就犯愁,有时因为孩子们不能按时赶来上学不得不停课。2014年雨季暴雨连连,我们为了不让孩子落下课程,还组织老师到河边去背学生过河来上学,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有些老师的小腿因为长时间被水浸泡都开裂了。”
  2015年,李威给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写了一封信,讲述了学校106名孩子上学路上的危险和艰难,表达了希望帮助建桥的愿望。没想到得到了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基金会联系爱心人士高晓松,捐赠爱心善款90余万元,由县交通局承担地勘、设计、监理等服务费60余万元,总投资150余万元的横江中桥于今年年初动工,历时8个月,一座长32米,宽7.5米的大桥终于横跨在洛泽河两岸。
  看着刚完工的钢筋混凝土桥,王家沟组村民王朝激动地说:“现在有大桥了,孩子上学方便了不说,地里的东西运出去卖也方便,以后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据了解,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是公益性机构,多年来始终坚持弘扬茅以升精神,支持国家桥梁工程建设,为促进公益事业做贡献。截至目前,已经在四川、陕西、江西等地修筑了12座像横江中桥这样的公益桥。
  走在崭新的桥上,村民彭开艳高兴地说:“下雨天再也不用到河边接送孩子过河了,孩子上学安全有了保障,我们也能节约更多时间搞产业、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