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海镇四举措 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
作者:毛庆松 时间:2018-09-05 阅读:195
本报讯(通讯员 毛庆松) 近年来,观风海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切实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决策部署,坚持因地制宜,狠抓特色产业,高质量、高标准打好产业扶贫攻坚仗。
转变观念,跳出农业抓农业。引进江楠果蔬集团、千喜鹤集团等,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打破群众在生产经营中“各自为政”僵局,走“公司+农户+基地”或“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基地”运作模式,实行按利返还、按股分红合作方式。同时做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在选择产业发展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坚持质量有效、效益优先原则,做好前期考察调研准备工作,充分结合镇情实际,着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富农产业,走出一条上级满意、群众放心切合实际的增收致富路。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抢抓恒大帮扶这一历史性机遇,以大棚蔬菜和高原冷凉露地蔬菜为主要产业调整方向,争取用3年时间把产业结构调整到种植大棚设施农业蔬菜种植8000亩、高原冷凉露地蔬菜种植20000亩,主要种植三膜商品薯、香葱、辣椒、大白菜、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种植,规划实施果化片区精品苹果种植1万亩,李子片区蜂糖梨、脆红李种植5000亩,白沙片区万亩油茶种植,以沙子片区为主的3万亩花椒(大红袍)种植,为群众长期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因势利导,发展特色养殖业。发挥小区域优势,引进小龙虾养殖龙头企业,在野鸡河村以“三变”模式养殖龙虾1000亩带动周边农户养殖500亩。引进中华鲟养殖企业,以“三变”模式在李子村养殖中华鲟10万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鼓励当地养殖企业与贫困户“特惠贷”方式进行股份合作,在沙子坡发展“林下养鸡”项目,养殖本地土鸡10万羽,形成“沙子林下鸡”品牌效应,带动周边群众达到20万羽养殖规模,有效补充产业空白区域。
统筹兼顾,发展乡村旅游业。在抓实传统产业同时,立足于资源优势做大特色产业,积极筹备成立沙子坡乡村旅游合作社。结合全县旅游发展规划,把沙子坡作为省级森林公园进行建设,野鸡坪作为乡村旅游核心区进行规划打造,以野鸡坪为核心规划辐射周边5个旅游露营基地,建设“沙子坡婚纱摄影基地”和“沙子坡综合体验式旅游基地”,形成接地气、有特色的便捷旅游地。全面带动李子沟特大桥、野鸡河古墓群、得胜坡古驿道、钓潭等其余村寨乡村旅游、自驾旅游等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