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9-06

威宁多措并举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攻坚战

作者:毛庆松 时间:2018-09-06 阅读:204


   本报讯(通讯员 毛庆松) 近年来,威宁从抓好工程建设推进、工程质量监督、资金争取保障、竣工验收移交管理使用等方面着手,认真谋划、统筹调度,确保全面完成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是脱贫攻坚“七个不能退”硬指标之一,是脱贫农户“两不愁”保障之一。按照《威宁自治县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5月8日和2018年6月12日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会议及2018年7月31日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落实“四制”管理,严把工程质量。严格把控建设质量是后期工程发挥效益的关键,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由乡镇(街道)组织实施,严格执行“四制”管理,即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项目合同制、工程监理制。严把原材料进口关、设备采购关,施工过程关,严格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抢抓工期,要求施工单位倒排工期、细化措施,并严格按照施工计划,确保如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对基础设施破坏的,严格按照“谁破坏谁修复”原则立即督促整改,确保百姓早日喝上干净水、安全水。
  强化工程验收,做到“完工一处、验收一处”。施工中做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和分部工程等中间环节的质量验收。隐蔽工程应经过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程完工后,各乡镇(街道)认真组织镇有关工作部门进行初验,做到初验一处移交管护使用一处,全部完工初验后提交县级验收申请进行县级验收。
  强化建后管理,确保饮水安全。针对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着“重建轻管”等现象,在用水、管水方面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逐步形成“建管并重、良性运营”的运作模式,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机制,加大饮水安全监管力度。
  强化督查调度,确保完成任务。加强督查、加强调度、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督促整改。对督查中工程进度推不进的乡镇(街道)要进行提醒、约谈等。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强力推进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按时全面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