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9-10

特岗教师:撑起教育的一片蓝天

作者:马召凤 李云侠 洪波 时间:2018-09-10 阅读:467


 
特岗教师陈秋霞在上课


特岗教师们成立的特岗之家


特岗教师龚敬和学生在一起


一名特岗教师在寝室备课


石门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上音乐课

9月3日至6日,2018年新招考的725名特岗教师齐聚会展中心草海大剧院,参加新入职教师培训。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又被分派到威宁39个乡镇(街道)的各个乡村学校。
  有了他们的加入,2018年,全县在职教师达到17870人,其中特岗教师达12689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1%。
  自2006年全国启动“特岗计划”以来,每年,威宁都是特岗教师招考的“大户”,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毕业生涌向威宁各个山村学校,在这些学校扎下根来,默默耕耘,为威宁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向孩子,向家长,向社会,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优秀的答卷。
  13年过去,毫不夸张地说,特岗教师,撑起了威宁教育的半壁江山。
  2006年,国家从宏观上改变西部教育现状,开始实施“特岗计划”。威宁迅速搭上“特岗计划”快车,成为贵州首批纳入“特岗计划”的6个县份之一,且第一年就占用了国家级特岗近33%的指标,招聘“特岗教师”1000人。
  今年,距离第一批特岗教师走进威宁已经13年,特岗教师已经逐渐成长为威宁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不仅充实了威宁的教师队伍,也为威宁农村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特岗教师来之前,我们学校的教育质量排名在哲觉镇算是中等水平,2007年,特岗教师来了之后,我们作为哲觉镇最偏远的小学,成绩常常在全镇小学前三名。”哲觉镇竹坪小学校长刘成富这样介绍特岗教师对他们学校的影响。
  刘成富已经有33年的教育经验,回忆起以往的教育历史,他还记得,特岗教师到来之前,竹坪小学240余名学生由包括他在内的2名民办教师带着剩余5名代课教师苦苦支撑,贡献着微薄的教育力量为大山里的孩子启蒙。然而从每年的考试成绩来看,刘成富不得不承认,老一辈的代课教师们知识落后了,“代课的老师们毕竟学历不高,尽管努力了,但还是没有带来理想中出色的教育效果”。
  特岗计划实施后的第二年,竹坪小学迎来了第一批特岗教师,新旧教育力量做了一次替换,从此之后,这个偏僻的小学才逐渐走上了教育的上坡路。
  夏伦成为了首批来到竹坪小学的特岗教师之一,开始了长达10年的教师生涯。起初,这个荒僻的小学并没有给夏伦留下好印象:孩子们成绩不好,学校地理位置偏远,从镇上到村上40公里的路大半是山路,想出门买菜都要转上几次车……
  “老实说,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地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逃离。”夏伦对需要转车三四次才能到达学校的第一感受特别深刻。
  然而,夏伦在这个学校已经坚守了10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把最美的青春岁月贡献给了威宁的教育事业。他说,除了习惯,是孩子们纯真的脸让他坚持了下来。
  这10年,夏伦从一个单身小伙子变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也从一个一心想要逃离这里的特岗教师变成了这所乡村小学的教育支柱之一。
  原来只有7个老师,今年又充实了教育队伍,来了一位新的特岗教师。这当中,夏伦从最初的想要逃离到最后的安心留下把所有的青春岁月奉献给威宁的教育事业,和大多数特岗教师一样,他们在留下的过程中也曾有过挣扎,最后,都挣扎不过内心对农村孩子的那份责任。
  正如特岗教师龚敬所言:“有些学校,要是特岗教师走了,可能孩子们就连学都上不了。”
  2012年,龚敬成了海拉镇海元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和夏伦相比,龚敬的条件显然更为艰难。
  2012年,当龚敬转山转水,一路辗转终于拖着行李来到海拉镇海元小学的时候,他也在内心打了退堂鼓。
  牛栏江边,大山脚下,从镇上到学校一个多小时车程,另外需要用脚走的40多分钟山石嶙峋的山路没有计算在内。这所小学,只有19个孩子,2个教师——校长金成波以及龚敬。
  两个人撑起来的小学看起来孤孤单单,却是这附近村庄里19个孩子唯一的求知希望。没有他们,学生没办法上学,接受教育需要走更远的山路。龚敬并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但是他喜欢这里的孩子。艰苦的条件反而让山村小学的孩子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所19个孩子的学校,却能在海拉镇小学当中名列前茅,成绩拔尖。在海元小学,特岗教师龚敬撑起了学校的半边天。
  “威宁像我这样的老师多的是。”如龚敬所言,自从2006年“特岗计划”实施以来,威宁特岗教师队伍从最初的1000人增加到今年的12689人,一个个特岗教师如新鲜血液注入了一所所教育力量薄弱的农村小学,点燃了山村小学成千上万学子的希望。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是威宁农村小学的普遍现象。
  时光回溯到2005年,威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226162人,有专任教师5613人,师生比达1:40.3。而在条件偏远的个别小学,条件远比平均水平差得多。
  在麻乍镇红岩小学,特岗教师闵刚刚到学校任教的时候,这里有260个学生,却仅有3名老师。
  近年来,这一现象得到了大幅缓解。威宁将“特岗计划”和县招教师相结合,使威宁教师数量大幅增长,师生比达1:20.31。
  “一个老师面对那么多学生,很难做到个个兼顾。”今年,是闵刚入职特岗教师的第11年,这11年里,红岩小学也不断的增添了特岗教师队伍,师生比由原来的1:86.6减为如今的1:15.8。教育水平也从原来的全镇倒数不断冲刺,一些科目在全镇教育排名靠前。
  庞大特岗教师队伍成为威宁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自2006年以来威宁共计招聘特岗教师12689名,威宁成为国内省内特岗教师数量最多的一个县市。其中2006年至2015年服务期满的10739名特岗教师,有9448名接转,接转率达87.98%。2016-2018年招聘的1950名服务期内特岗教师,目前有1943人在岗,在岗率为99.6%。
  这些来自省内外充满生机、活力、朝气、阳光的大学生,活跃在威宁39个乡镇(街道)的每一所中小学,有力地撑起了全县教育的半壁河山,成为强力推进威宁教育跨越发展、提速发展的主力军。
  他们就像大山里的一盏盏烛火,点亮了学生求知的希望。是他们,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为成千上万的山村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