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窝山行记
作者:潘梅 时间:2018-09-14 阅读:336
山高绝顶,人却能够征服高山,站在高山的顶峰,你就是最高峰。
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和特意从县城驱车两个多小时下来的文友们一起登临了迤那境内雄奇的麻窝山。
麻窝山海拔2755.9米,很小的时候就常听老人们说起山顶上的种种神奇故事。例如登上麻窝山,三座美丽的城市就会立刻映入眼帘。例如半山腰峭壁上的神秘石洞——“仙蜂洞”,仙蜂在里面酿了许多蜜,但去的人只能品尝绝对不能带走,否则将会遭受雷殛命丧洞内。
中午时分,太阳藏在厚厚的云层里。我们一行人奔着能看到三座城,能见到传说中的仙蜂洞而去。即便提前知道天气会有雷阵雨,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登山的脚步。从麻窝山正面往上攀爬,山势陡峭,荆棘丛生。因而我们选择从山的侧面往上攀登,一来可节约一倍路程,二来可以省去一路荆棘阻挠。
车顺着山势缓缓前行,在半山腰的一处开阔地停下来。因为知道会有雨,细心的师姐提前给大家准备了雨衣。于是,我们各自披上自己的雨衣,带上矿泉水向山顶进发。沿路的土豆花期正好,在高原坡地上成片成片地将它们的芳香弥漫开来。白里略带些紫色的小花,很快就要将原野铺满了。同行中唯一的一个小孩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当我眯着眼睛深深呼吸这混合着泥土和各种花的香味儿时,他小小的身影飞奔在前头,像极了一只欢乐的小蜜蜂。
我们很快来到了山腰,就要告别相对平缓的山间土路,往陡坡攀援。越往上走,路就越发吝啬,先是有一点路的影子,暂时没被杂草覆盖,到后来索性玩起了消失。东西南北,若是你不主动去探索出路,在茫茫苍苍之中,所有路线都会瞬间浓缩为一个不动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顶峰。
由麻窝山脚窜上来的永不停息的山风,在我们刚刚登临山顶的霎那,着实给了我们很多感慨!山风习习,吹走了来时的汗水和疲惫。环顾四方,三千万座乌蒙山,被层层云雾笼罩着,透过云雾稀疏的地儿看见一点儿山的肌肤。因是仲夏,随时都会有大雨滂沱,所以之前抱着来山顶看三座城的愿望算是破灭了。但是大家都不埋怨,看不见举目处的城,心里的城就会一直梦幻一样地存在着。
天欲雨,而这并不妨碍我们摄影的好兴致。这边师姐趴在草坪上,神情专注,将手机摄像头对准一朵怒放的车菊草;那边大师兄站在山顶的最高峰,眯着一只眼,通过相机提示被拍者“把雨衣扇起来”“把双手插在腰间”“目光看向远方”……正为给我们拍下各种姿态忙得不亦乐乎;而此时,耐心的胡哥也消无声息地给他的儿子和妻子偷拍下好多值得怀念的相片。最不喜欢拍照的小孩,独自一个人蹲在不远处的青石旁,手握一块光滑的石头,不断敲击着身边的大石头,完全沉迷于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任凭我们怎么哄他过来合影都置之不理。
天空越来越暗,越来越低沉,我们在山顶逗留了将近一个多小时后就顺着来时路下了山。天公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看到他的所有孩子下了山,才下起雨来。但还是有接近十分钟的路途才能到停车点,我们打头阵的几个跑在前头,朝车子的方向奔去。到了车上,往来路看时,另几位友人竟然为了找回童年放牧时,常被雨水淋透的那种感觉,罗曼蒂克般地在雨中漫步。
我们的车沿着下山的路往回走,我回头看了一眼这座我仰望过无数次的神峰——凝重而多姿!虽然不像喜玛拉雅山那样挺拔高耸,不像落矶山那样的岑崟参差,但是由它繁衍而去的,每一座那怕是及其低矮的山峰都自有丘壑,我想这就是磅礴乌蒙为何能磅礴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