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9-27

商海打拼 热心公益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8-09-27 阅读:251


商海打拼  热心公益
——记威宁青年商会副会长、宣联部长杨华丽
记者 沈光勇

人物档案:
  杨华丽,女,遵义市湄潭县人。2014年12月到威宁创业,开了精益眼镜店为近视患者带来福音,2016年10月开了铭品会销售高端烟酒茶,2017年9月开了海沃进口连锁超市服务万家。如今,她先后在威宁创建的这三个店,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越来越深,生意也越来越火。

  “天高云淡,威宁草海真浪漫。”这是威宁最拿得出手的一句广告词。也正是这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词,吸引了年轻美丽的杨华丽。“宣传力量太大了,我就是冲着草海这张响亮的名片来到威宁的。”
  “这几年,威宁的变化的确很大。”杨华丽说:“我是用一个生意人的眼光,见证了这里快速的发展进程,我也慢慢成了一个地道的威宁人,并成了威宁青年商会的一份子。
  毋庸置疑,杨华丽选择了威宁,就选择了一片人生的新天地。而威宁选择了杨华丽,也就选择了一泓商海的新动力。
  “之前,我在开阳县招商局做过工作人员,后来辞职创业学做酒店管理,又在湄潭县开过一家不错的饭店,转转悠悠就转到威宁来了。”杨华丽说。
  时间回溯到2014年,一腔热情的杨华丽风尘仆仆出现在威宁街头,经过调查研究后决定在威宁民贸大楼一楼租房开一家眼镜店。
  “‘精益眼镜’是我在威宁的首次着陆,初来乍到就选了最热闹的地段,房租太贵了。”杨华丽说。在人们的印象里,这个精益眼镜店是一家服务周到、品样齐全、工艺精湛、环境舒适而整洁的所在。
  “总投资100余万元的眼镜店,当时资金上差了一半,到处找人错钱,总算是凑齐了,压力挺大。”杨华丽说。
  刚开张时,问的人多买的人少,人们不愿花更多的钱配一副好眼镜。后来通过不停的搞活动,才慢慢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生意也慢慢好了起来。现在,“精益眼镜”已经变成了人们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家眼镜店“好视力”,生意一直不错。
  “人脉资源就是最大的广告。”在商海打拼,杨华丽深谙人脉的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她在威宁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特别是加入了威宁青年商会后,交际圈越来越广。
  伴随人际圈的不断扩大,杨华丽有了继续开第二家店的想法。“要做就做最好的,做成精品,做成品牌。”这是她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或许,精品意识的形成,得益于她最重要的人——奶奶。
  “奶奶好像连人都不会骂。”在杨华丽眼里,奶奶一直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和很爱干净的人。而且因为家庭的原因,她从六岁就一直跟奶奶一起生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奶奶一直是她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正因为如此,在杨华丽的心中,与奶奶生活的时间,是她一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或许,这也是杨华丽做人做事的动力源泉。在这样一种精神力量的蕴养下,2016年,她对即将打造的第二家店有了初步的想法。店名叫“铭品会”,专做高端烟酒茶。如今,店面装修精致,烟酒茶品类齐全的铭品会生意很好。
  2017年9月,在好视力和铭品会运营好,资金回龙快的前提下,她又筹款300万元,开起了海沃进口连锁超市。至此,杨华丽已是三家名店的经营者,孤身一人在商海打拼,让经商之道慢慢进入到良性循环。
  在公益事业方面,自2014年加入威宁青年商会到现在,杨华丽一直在努力。2014年,她的精益眼镜与团县委合作,成功做了“精益光明行”活动。在活动中,她和她的团队在中小学生中间筛查近视眼,为5225名患者无偿配上了眼镜。
  “当时,三小有个小朋友的近视是600度,散光是500度,但他和他的家人都不同意配戴眼镜,怕戴上眼镜后度数会越来越深。没办法,我带上配镜师亲自上门,反反复复做工作,才让这孩子戴上了眼镜。”杨华丽说。“我只想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近视,让他们知道配戴眼镜的好处,并及时把眼睛保护起来。”
  后来这几年,杨华丽一直跟着威宁青年商会的脚步,把公益事业做实做细,历年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数万元,涉足小海、石门、迤那、金钟等乡镇,帮扶人员有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特困户等。
  “威宁青年商会是一个很和谐的大家庭,相处得很好,也常常得到大家的照顾。”杨华丽说:“一个外地人在威宁创业,很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