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0-08

“这个小伙,要得嘞哦”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8-10-08 阅读:257


“这个小伙,要得嘞哦”
——访迤那镇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王肃
本报记者 沈光勇

  “这个小伙,要得嘞哦。”谈起迤那镇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好又来汽车修理厂法人代表王肃,迤那镇三星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洪权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小伙汽车修理技术过硬,返修回头客多,为人也不错,选对行当了,这几年干得风生水起。”
  走进地处迤那镇三星社区新龙组江家弯弯的好又来汽车修理厂,厂区一排排彩钢棚比较抢眼,棚下的各功能区摆了很多的问题车辆,工人正在拼命忙碌,不时发出金属撞击的声音响彻厂区。
  这是王肃经过数年努力,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一片新天地,回忆创业的辛酸,幸福来之不易,29岁的王肃淡然地笑了笑。
  时光回溯到2006年,家住中水镇友光村五组的王肃,因家境不好没有选择读高中,而是去了四川省合江县少岷职业学校学习汽车修理,学制为五年制大专,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三年,在外社会实践两年。
  2009年,修完文化理论的王肃,刚开始社会实践就去了深圳,在一家电子厂里当起了打工仔。期间认识了同在深圳务工的中水镇瓦厂村同乡闻启彩,二人于2010年回家结婚,继而双双返回深圳打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2年,王肃倒霉了。在工地上务工做钢筋结构时,不小心从10多米的高空摔落,导致右膝盖骨断裂。医治康复后,他灰心了,因家里妻儿老小一家人无力照顾,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决定回家干老本行。
  “也想过干其它轻巧一点赚钱多点的活路,无奈手里只有10来万钱,资金不够,只好租了路边的修理房,买了机修工具,边干边向了。”这是2013年,王肃刚回到家时的真实想法。
  在这期间,也有人约他干洗车场,但他拒绝了。“打狗都要各人打一条,吃屎都要各人吃一泡。”王肃说。谈到这里时,在他的眉宇间,隐隐透出一股不服输的英气,正是这股子不服输的劲,让王肃在六年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当时,比较居中的迤那镇没有汽车修理厂,且修理需求量大投资环境也好,就狠下心来决定在迤那干了。”王肃说。
  当年,他亲自上阵,带上俩兄弟,投资10来万干起了洗车场兼修理。这一年,他连本带利赔了6万多,连工人工资都开不起,创业几乎看不见希望。
  2014年,王肃的汽车修理厂因为诚信经营和技术过硬,与迤那镇政府达成了合作协议,成了当地的政府指定修理厂,并在当地声名鹊起,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回头客渐渐多了起来。这一年,王肃获得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净赚了10余万。2015年、2016年也干得顺风顺水,每年均有30万至40万的净利润。
  到2017年,王肃的个人存款已达100万,其中60万为修理所得,40万为种植烤烟所得。他决定赌一把,把所有的积蓄全压在修理上,扩建厂房,扩大规模。
  这一年,他注册了迤那好又来汽车修理厂,注册资金100万,实际投资150万。投资缺口的50万资金,迤那信合贷了25万给他,亲戚朋友给他凑了25万。
  目前,新投建的好又来汽修厂总占地2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达150万以上,年总产值300万以上,净利润达80万以上,有常驻汽修工16人,其中残疾人2人。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希望王肃的修理厂越办越火。”迤那镇三星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洪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