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0-11

那一抹扎心的橘红

作者:古风 时间:2018-10-11 阅读:246


   无论黎明还是黄昏,总有一抹橘红,绚丽在城市的街道,温暖着人心。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可是,每次看到他们,我的心里都会莫名地酸楚,甚或隐隐作痛。
  对于环卫工人的工作,很多人并不理解。非但不理解,一些人还会因为他们在城区道路上工作,影响车辆通行而冷目以对或恶语相向。平日里,大家并不在意,只有看到遍地狼藉满目污秽,世人才会想起他们。
  我对环卫工人的深入认识,是从母亲开始的。从乡下搬进城以后,母亲总是感觉不习惯,每天坐卧不宁,一直说要找点事做。我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只简单地安慰她出去走走逛逛,辛苦了大半辈子,就别再劳累了。谁知,没过多久,母亲说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她当了一名环卫工人。月薪一千二百元,没签合同,没有保险。负责城区一条长两公里的道路保洁工作,同时,还要听候上级的临时调度,配合清除其他路段施工车辆散落的建筑垃圾。母亲说,那些环卫工人里面,几乎都是和她年龄相仿的老人们,男女都有。看得出来,她很珍惜自己找到的这份工作,任凭我们劝阻,她依然坚持上班去了。作为子女,我们也没有办法,让她留在家里,她并不觉得是在享福,而是一种折磨。只要老人觉得舒心,就任由她去吧。
  每次开车路过母亲负责的路段,看到她正忙于清理道路上的各种垃圾,或见她坐在阳光里,跟同事们闲聊。每当这个时候,她身上穿的那一抹橘红,就如同一根针,轻轻地扎着我的心。似有一丝丝痛,瞬间隐隐地传遍全身。一缕缕莫名的烦忧,在心中弥漫开来。囿于世俗的观点,我也羞愧过,也有过顾虑,担心别人讲闲话,说我怎么让母亲去捡垃圾,去扫大街。内心的矛盾纠结,最终化解于全面的思量。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母亲心里高兴就行。劳动并没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关键是母亲能否享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愉悦。在对门对户不相识的冷漠小区里,她终日独坐,找不到一个说话的人。而在道路上,她每天都能在劳动之余与同事说说话,消释胸中块垒,消解心中的烦闷,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那段道路上,母亲连续工作了两个月。没有周末,没有假日,风里来,雨里去。她每天的目标,就是让那条街道保持干净整洁。不停地挥动沉重的笤帚,扫去每一片树叶,每一个纸团,清除路上的尘土与石子。尤其碰到夜里下雨的时候,大量泥沙被水流冲到路面上,母亲天不亮就要起床,赶在人们出门以前,把路面的积水和土石和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打扫干净道路,还要用抹布把公路中间那一长排的隔离栏清洗、擦拭干净。母亲患了风湿病,每逢天气变化,经常喊腰痛、四肢疼痛。要在湿冷的天气里完成那么繁重的作业,我一直都无法想象。然而,母亲还是坚持下来了。她说,与原来在老家种地相比,这算不了什么,又不背不挑,轻松着呢。
  有一天,母亲回到家里,情绪低落。她把那件被雨湿透的橘红色工作服卷作一团,往垃圾篓里一扔,说:“不干了!”原来,母亲并非承受不了繁重的劳动,她气愤的是他们的“上级”——一个负责管理片区卫生的人,准确地说,叫“包工头”或者“二拐”。他承包了城区几条街道的保洁工作,工人由他自己招,工钱由他去单位领取发放。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但省略了环卫工人的有关保险,还每人每月克扣了三百元薪金。应发金额是每人每月一千五百元,他却只发一千二百元。母亲说,她不想做了,原因并不是钱少,而是看到这种人品差的人,心里不舒服。我没有想到,貌似简单的一项工作,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道道。我问母亲,这事没有去反映吗?母亲说,算了吧,人家是有关系的,反映了能怎样?这又不是一个人的事。谁都不想去说,大家都怕得罪人丢了这份工作。他们愿意,他们接着做,我不做了。
  后来,每次经过母亲工作过的那段道路,我都会无意识地侧目去看,是想寻找母亲的身影吗?是想看看那个代替了母亲继续做着保洁工作的阿姨或大伯吗?我说不清楚。不过,每次看到那个或忙碌、或闲散的身影,看到那一抹橘红,我的心里都会莫名地沉重。我没有想到,在乡下劳苦大半辈子的母亲,在本该享清福的晚年,还去体验了这么一段生活。让她善良的心地,蒙上阴影;让她平静的心湖,泛起了阵阵涟漪。这是母亲第一次在城市的喧嚣中体验复杂的人世。也许,这就是她口中常说的注定?而与母亲年龄相仿的那些忙碌在各条街道的老人们,他们正在经历的一切,难道也是注定了的吗?
  每一个城市,都少不了环卫工人,城市不能一日没有他们。可又有几人真正关心过他们,为他们着想呢。
  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晨梦里的时候,他们忙碌在暮色笼罩的大街上。
  当很多人在吹着空调的房间里悠闲地喝茶聊天的时候,他们忙碌在暑热难耐的大街上。
  当很多人在温暖的家中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们离开家人,忙碌在风雪载途的大街上。
  当很多人在餐馆酒店享受美食,推杯换盏、纵欲狂欢的时候,他们忙碌在灯影憧憧的大街上。
  当很多人欢度佳节,共享团圆的时候,他们忙碌在烟花爆竹纸屑遍布的大街上。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垃圾时刻都在产生。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清扫……当城市敞开干净舒适的怀抱迎接我们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街头那一抹橘红?有谁会偶尔想想那些环卫工人的生活,想想他们的境遇,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
  每天送孩子上学,穿行在城区街道,都要与一抹抹橘红相遇。他们神态安详,气定神闲,不像躲在挡风玻璃后面的浮躁的我。也许,在年复一年,日如一日的打扫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扫去了街道上的垃圾,也扫去了自己内心的尘垢与不平。也许,他们早就习惯了一切,安于现状,心无波澜。我虽然对他们的处境无能为力,但坚信现状会慢慢改善的。
  街道上那一抹扎心的橘红,将会成为一道暖心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