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路天地宽
作者:金超 时间:2018-10-15 阅读:293
唐代薛用弱《集异记》记载一则故事:“安史之乱”时,棋待诏王积薪随唐玄宗一行入蜀避难,一天借宿于一农户家中,这家农户只有婆媳俩人在家,王积薪寄宿于屋檐下。半夜突然听见西屋的婆婆说:“夜深人静,难以入睡,我们下一盘围棋如何?”东屋的媳妇说“好呵!”王积薪一听很是惊奇,婆媳分住两个房间,又无灯光,怎么下围棋呢?东屋的媳妇说“我走东五南9路”。西屋婆婆说“我应东五南12路”。下到第36着,婆婆说“这盘棋你要输9子,不用再下了吧?”媳妇回答说“是的。”
这就是神奇的盲棋故事。所谓盲棋,就是指眼睛不看棋盘而下棋,眼里无棋,心中有棋。
陈毅元帅也曾遇到过盲棋之事。不过下的不是围棋,而是象棋。
1940年,陈毅同志指挥有名的黄桥战斗。当时他在泰兴一户人家住过,这家主人是位在外教书的私塾先生,儿子在部队,家里只有老伴和儿媳。一天晚上,陈毅正在工作,听见西头房里传来声音:“车二进三,象五退七,车二平三……炮四平五,车六退一……”他伸头向外望望,没有灯,原来是婆媳俩在房里下盲棋。得知这户人家是棋道高人,陈毅元帅后来还和男主人对奕了一番,受益非浅。
时间过得很快,我来观风海工作已有两年。两来年除了虚长了两岁,最大的收获是在观风海学会一样独门绝技——开盲车,就是看不清道路也能正常开车行驶。“盲车”这是我发明的词语,是受“盲棋”一词启发而来。我认为看不清道路开车与不看棋盘下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目中无物,心中有数。
观风海最大的气候特点是雾天多,一到秋季,阴雨菲菲,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所以有人说是“雾海观风”。第一次雾天开车,是去县城开会。第二天早上9点钟的会,为了准时参会,决定当晚就走。那天观风海浓雾紧锁,10米外看不清一切事物。我虽然着急,心里也没底,但还是硬着头皮开车上了路。行至老熊洞,雾气更浓,眼前更是模湖不清。前行困难,后退不甘心,我处在两难境地。
实在看不清,咱们就跟着别人的车吧。同车的同事提醒我。也是个办法,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我逮住一辆货车,且是重车,紧随其后。重车要比轻车慢得多,不容易跟丢。慢慢悠悠,过了牛街子,进入小海朱嘎地界,雾小了许多,我踩了一脚油门,超过货车,按正常速度行驶起来。
到观风海第一次雾天行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来观风海工作后,免不了有时会遇着急事,有公事也有私事,不管气候怎样恶劣,不管雾罩如何大,也要赶着上县城或下观风海。后来雾天行车的次数多了,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慢慢也就适应了。有人问我有什么窍门,我笑答:无它,唯手熟尔。是手熟,也是眼熟,更是心熟。熟能生巧,熟悉了眼里虽无路,心中也有路。两年来在这条路上的里程跑了大约两万公里。从威宁到观风海单边里程52公里,周末回家和平均每周到威宁开一次会,这样一周两个来回208公里,两年下来两万公里还是少算。因为跑的次数多,从威宁到观风海的道路全装在了头脑里,无须考虑,就知道下一段路程哪里有弯道,哪里有陡坡,尽管有雾遮挡迷路,心里依然宽敞明亮。
眼里无路,心中有路;心中有路,天地就宽。做工作也是这样。
初到观风海工作,接触最多的是群众的矛盾纠纷。由于修都香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触及观风海镇五六个村群众的利益,三天两头有群众到政府来反映问题。争议双方各执一词,又多无真凭实据,许多矛盾纠纷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初时很心烦,束手无策。但方法总比困难多,看似无路,实则有路。经过调查研究,几次“实战”之后,对这类矛盾纠纷如何化解渐渐熟悉起来,并慢慢摸索出一些经验。流水在悬崖峭壁处显示壮丽,人生在解决困难时展现精彩。每当化解了矛盾纠纷时,看到当事人高兴,自己也很高兴,心里的确有一种成就感。
要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如同开盲车一样,就是要熟悉情况。战争年代刘伯承元帅曾说过一句话: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刘伯承借“五行”这个术语用来表述任务、敌情、我情、地形和时间等基本情况。在刘伯承看来,指挥作战定下决心,是以这五件事为基础的;如果这五件事上弄不清楚,即“五行不定”,必会损兵折将。同理,要化解处理矛盾纠纷,也要熟悉基本情况,只有熟悉基本情况,弄清楚问题症结所在,才能找准突破口,问题才会迎韧而解。只要有时间,我都会下村组去,找村干部或群众摆谈,熟悉各村各组的具体情况,以备不时之需,遇到事时方能胸有成竹。
学会开盲车,是我来观风海工作一大收获。由开盲车而联想到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是我来观风海工作的另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