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多管齐下”提升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作者:徐杰 时间:2018-10-16 阅读:198
本报讯(通讯员 徐 杰) 近年来,威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补齐卫生短板,建设卫生强县,打造健康威宁”为抓手,积极采取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新建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妇女儿童医院、县中医院项目,投资24.6亿元,新增床位2700张。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将全县划分为五个医疗片区,按二级甲等、200张床位的标准,修建5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卫生院,总投资5亿元、新增床位1000张。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在已修建1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基础上,按每所主体工程30万元、附属工程及设备20万元的标准,新建340所普通村卫生室,按每所250平方米、主体工程60万元、附属工程及设备30万元的标准新建70所中心村卫生室,总投资2.33亿元。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控总量、调结构、有升降”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对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进行补偿,在不断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诊疗、护理、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切实将大型综合医院资源下沉。目前,县直三家医院与东风等6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多形式的医共体建设,县直三家医院与贵州省人民医院等省内外7家三级以上综合医院签订了7份帮扶协议。
夯实医疗健康扶贫。紧紧围绕“能看病、看好病、少生病”的目标,建立完善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采取一地一策、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精确到户、精准到人,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启动实施“一站式”结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报销比例,报销比例高达91%。通过民政、卫计资助等形式,不断强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全覆盖,对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人群、重点病种实施兜底保障,截至目前,先行整合兜底保障资金1500万元。
强化人才队伍保障。积极探索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留住机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外出培训等多途径、多方式,不断充实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县级引进医疗卫生人才26人,县直三家医院面向社会公开自主招聘和简化程序招考99人,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技术人才152名,2018年招聘特岗全科医生8名,县级三家综合医院选派医疗业务骨干到省内外三级以上综合医院进修培训学习13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