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0-17

威宁多举措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8-10-17 阅读:203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近期以来,威宁采取多举措强力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围绕“示范引领、提质扩面、以用促建、创新监管”原则,标本兼治,强化风险防控,有效防范和遏制域内重特大事故发生。  
  强化组织保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求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好落实,各具体监管业务部门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的督促、指导和执行力度;定期研究“双控”体系建设工作进展,认真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绩效考核和过程监督,确保各项工作精准实施。
  强化宣传培训。加强宣传培训力度,采取印发资料、集中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企业风险点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分级、风险管控措施及其隐患排查治理技能。进一步加强对各级监管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全体职工的培训,使监管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统一认识、履行职责,确保体系建设落地生根。
  强化工作落实。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紧紧围绕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这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制度、标准和措施落到实处。
  强化示范引领。组织辖区其他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到示范标杆企业召开现场会进行培训,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典型企业的标准、制度、管理方法推广到同类企业中,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威宁“双控”体系整体创建水平。
  强化执法检查。把集中执法、联合执法、重点执法等多种执法方式有机结合,加强对本辖区企业“双控”体系建设及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提高检查频次加大处罚力度,实行差异化监管、精准化执法,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真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强化风险预判。督促企业组织安全管理、设备技术人员或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排查预判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对排查预判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确定风险类别。
  强化风险分级管控。督促企业对分析预判辨识的风险和隐患实施定人、定责管控,并定期组织评估,确保风险在控可控,及时消除隐患。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岗位清单,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
  强化问责考核。将“双控”体系建设纳入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加大问责力度,对工作被动应付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