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0-22

交警刘永忠:“以办公室为家的人”

作者:唐爱梅 时间:2018-10-22 阅读:518


   刘永忠是个经常“住”在办公室的人。
  警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交警,刘永忠一直这样要求自己。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
  工作中,报警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有时一天之中接到的大小交通事故警情就多达20余起,经常饭吃到一半就得赶赴事故现场,有时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每到休息时间、周末、节假日,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刘永忠说。
  刘永忠于2004年参加工作,现任威宁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一中队指导员。
  交警大队一中队所属辖区在威宁县城,道路交通环境复杂,再加上近年来威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每到上学、上班时间车流量大,交通管理工作压力较大。
  为了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5+2”“白+黑”成为了刘永忠常有的工作模式。每天早上7:30,他带领队员在各路段保畅,到了晚上10点,值班备勤室又能见到他的身影。
  有时遇上棘手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时,刘永忠干脆住在办公室里,他也由此成为了同事们口中“以办公室为家的人”。
  以前,居住在老城区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5分钟的回家路程,硬生生要堵够2小时才能到家。威宁老城区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相对滞后,车多路窄,老城区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为了缓解老城区道路交通压力,今年4月,交警大队对老城区14条道路实行单向通行。
  在试行期间,刘永忠在交警大队指挥中心连续住了一个月。
  单行道试行期间,为了让广大驾驶员熟悉单行线路,威宁交警大队提前发布了通告和交通示意图,但是由于道路标志、标线、红绿灯等道路基础设施尚未更改,交警大队只能加强警力部署,加强现场引导,同时在各路口设置临时通行指示标牌,保障试运行期间的交通畅通。
  刘永忠这期间坚守交警大队指挥中心,他一边察看道路交通拥堵情况,一边指挥着队员在车流量高峰时段实施分流,避免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现象。
  除了路面保障外,交警还经常会遇到纷繁芜杂的交通事故案件,和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打交道。
  5月5日,正在值班的刘永忠接到报警称,在草海镇泰丰园附近,有一位骑着三轮车的驾驶员被一辆普通客车撞伤,肇事车辆已经逃离现场。
  接到报警后,刘永忠迅速带领队员赶赴现场,在现场进行细致的勘察之后没有发现散落物,因为事故发生在晚上,也没有目击证人。随后,刘永忠对沿线监控进行仔细排查,发现事故发生的地点没有安装监控,于是他又对沿线的民用监控进行排查,在排查了10余家民用监控后,在泰丰园保卫处的监控中发现一辆普通客车出现的时间与案发时间较为吻合。
  经过连续5天的摸排走访,终于确定了肇事车辆的车型及车牌号,在双龙镇将肇事逃逸嫌疑人刘某及肇事车辆查获。
  交警大队一中队每年接到的交通事故警情多达上千起,有一些事故因为发生地点没有监控,找不到关键目击证人,取证难度大。
  遇上复杂的交通事故案件时,刘永忠就住在办公室里,不查明真相,还受害者一个公道,他决不罢休。
  当初因为热爱选择了警察这一职业,14年来,经过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刘永忠愈发明白这份职业背后的责任。为了调查处理交通事故案件,为了保障交通道路畅通,为了营造一个更加优质的道路交通环境,他常常连续多日住在办公室里,坚守岗位。
  舍小家为大家。在威宁,还有许许多多和刘永忠一样的交警,他们把少有的能和家人相聚的时光都献给了忙碌的工作,秉持着最初的一腔热忱,坚持着内心的信仰,默默诠释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