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0-23

怀念青春(组章)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18-10-23 阅读:205


 博林阁
 
  毕业六年,所谓“杯酒释兵权”,而对于沉淀了十多年的师生情义、同学情怀,杯酒又算得了什么?
  在博林阁,十四五个人将两张桌子拼成一张,我们围桌而坐。
  洗过的提子,盘中的荔枝。
  摆放好碗筷,烧起煤气灶。
  我们坐在桌旁,畅谈小学六年的时光。
  那段时光里的每一个点滴,都可以写成一首诗,拍成一部电影,唱成一首歌。
  在博林阁,用一双筷子敲击出清脆的声音,每一个节奏里都有青春拔节的故事。
  在博林阁,每一副碗筷,都装着盛情,装着青春。
  我们剥开荔枝,晶莹剔透的果粒像脑海中那一份记忆,年华似水。
  酒杯里装着酒,装着6年的情怀。
  老杨轮回敬我们,不,这是在敬青春,敬所有毕业的人。
  茶,为一生的陈词酝酿着清香。
  酒,为6年的情义饮出“天长地久”。
  每一杯茶,每一杯酒,都装着12年来的相识、相知、相伴。
  在博林阁,我有一句话一直没说,这句话不用比喻,不用拟人,不用排比,不用夸张,要将所有的人一一排列,便成了我想说的话,拼凑出了我们即将抵达的远方。
      
在路上
      
  风,带着凄凉,我们站在车兜里,吹着冷风。
  夜,带着色彩,我们从三中下来,赏着夜景。
  人,带着热情,我们从饭桌到歌厅,唱着青春。
  路边,灯亮着。
  镇上,灯光依旧。
  我们,一往情深。
  在车上,我们讨论着老杨时快时慢的车速。
  空气里零星的雨,落在伞上,落在头发上,落在这座城市。
  青春,不能用最好的词语定义,不能用最好的语录来表达,走过的路都叫故事,说过的话都是经典。
  每一盏路灯,每一盏高楼里的灯,还有直射我们眼睛的车灯,都在为我们而亮,为这座城市所有有情怀的人亮着。
  在路上,趁着年轻,搭乘列车去远方。
  在路上,带着我们的记忆和故事,带着羞涩前进。
  在路上,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
  在路上,做一个安静的敬酒人,做一个安静的陪酒人;做一个安静地倾听者,做一个高歌的歌唱者。
 
在唯岸
 
  歌一首接着一首唱,啤酒一瓶接着一瓶开。
  在唯岸只有四种人,其中两种是唱歌的人和听歌的人;另两种是喝酒的人和倒酒的人。
  是谁唱的《水西谣》,将一首歌唱成千万支歌。
  一群人在深夜,总会想起那些年调皮的人,想起小时候一起打弹珠,想起那些年一起跳皮筋。
  我们要歌唱,歌唱6年的时光,那6年,没有人比我们知道的更多。
  我们三两个坐在一起,聊摄影,聊初恋。
  我们借着各种灯光,摆出各种造型,我们靠得那么近,我们互相搭得那么紧,心里是满满的幸福。
  在唯岸,点一支烟,那些烟像我们毕业时那样,在房间里相互拥抱,同时也将我们网在一起。
 
六年
      
  六年,像数轴上的某一段,像小说中的某一个情节。
  六年,是背书与看着背书相结合起来的。
  六年,在满腹经纶时像写不完的故事,在夜深人静时搅和着思绪,在脑海里像密密麻麻的数据,串着这些年所有的过往。
  六年,我细数时光,像小时候数“算术小棒”。
  六年,是我们的六年,不管多少年不曾再见,还像从前那般亲切,还像从前那般张扬。
  六年,有那么多的人,有那么多的细节,有那么多在教室里背书和老师看书的场景。时间如同洪水决堤,肆无忌惮地泛滥,还没等酒醒,夜晚已经将这个世界包裹着。
  六年,看着校园的槐花盛开,杨柳依依,看着校园扩建老槐树被砍,它安详地躺着。
  六年,合上的《还珠格格》里冥冥预示着一段路。扉页和尾页,从始到终,浦老师为大家管理的图书馆,为我们守护这世间的天堂。
  六年,我们种过的富贵树、吊灯、兰花草……蓦然回首,发现豁朗的青春里有一条狭长的地带,当我们还没来得及回忆时,他像仙人掌花一样,已凋零。
  停留在那六年的时间,像柳树的根茎在时间的流逝中如枝如藤的缠绵。再聚首,情怀一波高过一波,最后将世界诗化了!
  我从黑石中心校走出来,却一生走不出师生、同学情义的圈子,用三色堇的话说:“在绿茵的隐喻中,在青蒿的记忆里,一条河流的历史的呈现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