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0-25

搬出大山奔小康

作者:勾文斌 时间:2018-10-25 阅读:253


 搬出大山奔小康
——陕桥街道板仓村易地扶贫搬迁小记
通讯员 勾文斌


  多年来,陕桥街道板仓村因为山高谷深、坡陡路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都极不方便,脱贫致富难度较大。
  2015年,陕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考虑到板仓村地理环境和村情,决定把板仓村部分地区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板仓村村民瞬间拾到了开启脱贫致富大门的钥匙。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是板仓村走出大山深处踏上小康大道的绝佳契机,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庆广立马组织召开党员会议,与会全员一致同意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板仓村村两委克服艰苦的工作环境带来的困扰,组织群众搬迁到五里岗工业园区安置点,大大改变了搬迁群众原有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带动群众脱贫。村两委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脱贫攻坚赞歌。
  确定了目标任务,村两委立马团结起来,在党支部书记赵庆广带领下立即开始了行动。首先是动员群众,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村两委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给村民讲政策、做工作,召开群众会不下100余次,把家家户户工作做到位。按照“能搬尽搬”原则,经过3年时间不懈努力,村两委共发动114户837人加入易地扶贫搬迁大军,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86户536人。
  搬迁是一项复杂又曲折的工作,很多群众开始对易地扶贫搬迁抱着不支持的态度。村民李龙巧就是最硬的“骨头”,李龙巧丈夫早年去世,留下她和4名未成年子女相依为命,生活极为艰苦。为了帮助她脱贫致富,村两委决定将李龙巧申报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然而,李龙巧本人却有她自己的顾虑,怕搬迁以后工作难找、生活成本加大,无论村干部如何劝说,她始终不同意搬迁。到李龙巧家的山路并不好走,但村干部走了几十趟,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李龙巧的想法,让她脱离现在贫困的生活状态。经过2年多艰苦的劝说,最终李龙巧被村干部打动,自愿申报加入易地扶贫搬迁。
  如今,板仓村已有70余户群众顺利入住了五里岗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有的群众还在安置点附近的工业园区企业内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他们谈起搬迁之路,言语中充满了对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感激之情,纷纷表示:“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没有今天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争取群众支持和拥护,是开展好基层工作的先决条件;办事要公道,作风要正,群众的支持是标杆,只有办事公平公正、作风正派的干部才能获得群众支持和拥护。”谈起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赵庆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