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1-02

威宁 “123111”全面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服务质量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8-11-02 阅读:236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中的“头号硬仗”,是“五个一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使搬迁群众“搬”出幸福,“扶”出成效,近年来,威宁通过“一精准二强化三联动”和“一开发一打造一传承”的“123111”举措,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做实“一精准”。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信息精准。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信息台账并动态更新。
  做足“二强化”。强化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建设。威宁在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在其它安置点设置就业咨询平台,群众通过就业咨询平台可实现“一站式”求职应聘;强化岗位信息宣传。通过设立岗位信息宣传栏和送岗位上门等方式,确保搬迁劳动力及时掌握招工信息。
  做好“三联动”。新时代农民讲习与专场招聘会联动提升就业率。通过在安置点举办集中讲习活动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开展思想动员后转入专场招聘会,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求职意愿和成功率;恒大集团吸纳就业培训与各部门培训联动提升技能水平。威宁以恒大集团在威宁开展吸纳就业培训为契机,整合县内各部门培训资源,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双楼长制与后扶公司联动提升服务水平。严格实行每栋楼双楼长管理制度,一个楼长负责生活生产服务,一个楼长负责就业创业服务,楼长服务与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产业公司全面联动深入搬迁家庭开展就业培训登记,并定期上门开展岗位信息与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通过“一开发一打造一传承”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确保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致力“一开发”。开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结合“10+N个一批”就业扶贫公益专岗开发计划,开发护洁、护厂等岗位就近就地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困难劳动力就业,目前就业扶贫公益专岗已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104人。狠抓“一打造”。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现全县已在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建立就业扶贫车间12个,其中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已招工上岗60余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34人。强化“一传承”。传承农耕就业,乡镇集镇安置点的劳动力,在积极引导外出就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农耕的就业引导作用,鼓励搬入点农业合作社等小微企业吸纳就业,重点安置年龄大、不能外出和残疾人等群体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