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1-05

威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显成效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8-11-05 阅读:287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近年来,威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夯基础、抓保障、促发展”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显成效。
  狠抓农技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全县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原则,择优遴选了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民共1400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采取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等方式进行培训、实训及跟踪服务。
  狠抓生态农业、清洁能源和基本农田建设,打造绿色农业。推进农业生态建设,做好“化肥零增长”工作,完成肥效对比试验11个、建设省级肥力监测点1个、市级2个、县级3个。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8.1万口、50-200立方米小型沼气池20个、500立方米中温发酵大型沼气2个、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1口、2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1口。巩固基本农田建设,实施石门乡女姑村农业土地开发项目400亩,新民村、女姑村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3400亩。
  狠抓科技兴粮,做优薯粮经济。在草海镇及周边乡镇建立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以麻乍、双龙、迤那、石门等乡镇为主建立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以小海、迤那等10个乡镇为主建立一、二级良种扩繁基地和南方最大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完善商品薯区域布局,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发展、突出品牌的要求,在中水、玉龙、牛棚、观风海、麻乍、雪山等31个乡镇建成优质商品薯、加工型专用薯和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
  狠抓经果林培育,发展特色经济。打造以苹果、黄梨、猕猴桃、核桃、油茶、花椒等为主的经果林产业基地,重点向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倾斜。苹果产业主要打造牛棚、迤那、中水、斗古板块区;雪山板块区;黑石头、海拉、哲觉板块区;龙场、新发、猴场板块区。核桃产业主要打造五个流域和一个高原带板块区;花椒核心种植区布局在迤那、黑土河、雪山、玉龙、大街、猴场、海拉等乡镇;猕猴桃产业主要布局在龙场、新发、猴场、金钟、玉龙等乡镇。2018年,全县新增经果林68万亩。
  狠抓植物检疫与病虫害综合防治,从源头降低农业损失。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与统治防治融合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机制的创新,实现农药减量增收,遏制病虫害疫情危害,全力保障农药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同时,扎实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工作。
  狠抓农业品牌建设,助推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目前,全县有地标产品6个;新增贵州省著名商标1个(蒋凤明荞酥),全县省级著名商标达8个;申报有机农产品5个,目前已通过评审并获有机转换证1个(乌撒烤茶),全县有机农产品认证达4个;新增农产品产地认证28家,全县有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证71家。成功打造“威宁洋芋”区域共用品牌,正着手打造“威宁苹果”“威宁苦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51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97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