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突围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8-11-14 阅读:204
绿色突围
——龙场镇发展生态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综述
记者 陈武帅
2008年以前,这里石漠化风沙大,森林覆盖率仅为30%;2018年,这里绿海茫茫,苍山披绿,森林覆盖率接近60%。
这里是龙场镇,短短十年时间,森林覆盖率就翻了一番。这得益于该镇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加快生态建设保护和修复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理念,把林业打造成脱贫攻坚的大产业,掀起了一场脱贫攻坚的“绿色突围”。
一
鸟鸣啾啾,远山苍茫。
时令已是初冬,龙场镇树舍社区依然满目苍绿,漫山遍野的华山松映入眼帘。
“树舍社区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生态资源优势已成为树舍社区的无价之宝。”树舍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保才高兴地说。
树舍社区是当地有名的“果园村”,村里357户人家基本上家家都种果树,当地居民从果树种植中收获了技术上的进步,也收获了生态的恢复,更收获了经济上的收入。
每年7月到10月是野生菌的采摘季,树舍村的野生菌因为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所以相当丰富。每年到了这个季节都会有大批村民进入山林中采摘野生菌,采摘到的野生菌每年村民们都不用担心销路问题,许多来自云南的收购野生菌的商家找到李保才,向他获取村民的联系方式,从而购得采摘的野生菌。
陶小文是树舍社区采摘野生菌的“专家”了,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走进山林深处去采摘野生菌,还告诉大家什么样的野生菌可以采摘,什么样的不能采摘。每年陶小文采摘野生菌出售给云南客商,就有8000元到1万元的经济收入。
如今,树舍社区的天然林已经达到了3万亩。
二
满眼的绿意漫无边际,每年造林8000亩,全镇森林面积达9.6万余亩,有力地诠释了龙场镇生态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栽树不难护林难。”正是在护林员的精心呵护下,龙场镇这片林子才成为一片青翠的林场。
为了更好地保护树木,龙场镇林业站护林员管洪学常常和队友一起吃住在大山里,吃的是土豆煮白菜,喝的是河沟里的天然水。由于长期跋山涉水,一双鞋穿不了两个月就磨得露出了脚趾头。
“护林防火期间,每天中午1点才吃饭,有时候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目标就是种上一棵树或看护好一棵树。”管洪学说。
有一次,管洪学看见有羊啃树,追羊时跑丢了鞋,脚板被划破。当他得知羊主人是贫困户后,不仅替村民交了罚款,还捐了1000元,这让村民深受感动,后来主动参加了义务护林队。
精心管护这片林,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每到秋天,龙场镇树舍社区水果种植基地,红彤彤的油桃、黄灿灿的梨子,还有缀满枝头的苹果随处可见,绿色无公害生态水果已成了该社区优质产业的一张名片。
龙场镇的绿色突围是威宁生态建设成功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威宁累计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营造林69.45万亩,退耕还林营造林73.65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164.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为构筑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变成经济财富;坚持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加快生态建设保护和修复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增强“造血”功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理念,把林业打造成脱贫攻坚的大产业。”龙场镇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