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1-14

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作者:李玉香 时间:2018-11-14 阅读:285


 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记省农委派驻么站镇抱都村第一书记杨飞
通讯员 李玉香

  他没有豪言壮语,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感动着干部和群众,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榜样,自动向他看齐;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忠于职守、严格执法,为抱都村的发展奔走呼吁,蠃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就是省农委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么站镇抱都村驻村第一书记杨飞。
 
精心拟定帮扶计划
 
  抱都村地处偏远,距么站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交通不便,村公所新建,水电未通,基础设施未完善,没办法入住。
  杨飞自从今年3月份到抱都村担任村第一书记以来,在走访过程中,他吃住在村里农家,利用清早和晚上时间与群众交流,收集贫困户信息,及时熟悉和掌握村里各种情况,增进了与党员、干部及群众的了解,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增强了帮扶的信心。
  “抱都村全村所辖6个自然寨7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彝三种民族,共765户3255人,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36户970人,2017年已出列;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4户185人,其中低保贫困户69户116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94亩,有千亩大坝一片,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目前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说起抱都村情况,杨飞已经非常熟悉。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通过入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杨飞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掌握了各组的自然、社会、人力等资源情况,从中了解分析农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不断探索和引导群众发展产业。
  通过调查研究,杨飞提出了“宜粮则粮、宜草则草、宜渔则渔”的发展理念,打破靠天吃饭的思想。为了改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杨飞结合抱都村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优势,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发展水产养殖,现已有两家企业入驻,拟将320余亩因水淹丢荒的土地按今年每亩400元、明年起每亩600元的流转费流转发展水产养殖。
  在入住的企业中,一家企业在8月份巳投放虾苗3万余尾,另一家企业拟在养殖鱼虾的同时流转部分土地种花卉苗木,瞄准昆明花卉市场和威宣高速公路绿化,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在为贫困户提供劳务市场的同时,也为打造抱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产业基础。
  杨飞还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为契机,利用晚上8至10点群众空闲时间向村民讲解种草养牛技术,有效激发群众种草养牛热情。积极组织开展冬闲田种草,规划种草1000亩,辐射贫困户120户,巳向省草原监理站申请到3.2万元草种项目经费,采购到2吨草种发放给群众,草种巳发放到位,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目前,群众种草养牛积极性高涨,全村巳有396户农户开展种草养牛。杨飞通过与省、县、镇三级农业部门协调,为抱都村争取了500亩“粮改饲”项目作为推广青贮玉米种植试点,通过项目的实施,群众卖青贮玉米给当地鸿达农牧合作社,按450元每吨收购价交售,每亩地可收入1600至2000元,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杨飞还向省农委申请到10万元帮扶资金,将购置青贮饲料铡草揉丝机和压捆打包机各一台,为明年青贮饲料生产提供有力保证。
 
凝聚力量促脱贫
 
  今年8月9日,抱都小学迎来一次“爱心”捐赠活动。云南滇盛钢结构工程公司、云南大宣装饰工程公司及贵州省鸿达物流运输公司等三家民营企业董事长为抱都小学460名学生及2018年抱都村录取二本以上16名大学生捐赠财物达12万余元,还为抱都小学修建演出舞台一座和价值21800元的音响设备一套。
  这是杨飞通过与外界企业联系得到的爱心捐赠。其实在杨飞辛勤工作的背后,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今年56岁的杨飞,曾在独山县草种场工作了30年,种了30年的草,养了30年的牛,搞了30年的牛奶市场,积累了一些经验。去年他调到到省农委文化中心工作,今年3月份杨飞不顾家人反对和单位同志们的换留,主动报名奔赴前线。
  从表面上看杨飞身体很棒,其实他是带病工作。今年3月5日,在省人民医院杨飞被医生检查患有肛瘘,医生要求住院手术。然而杨飞3月6号忙着参加省委组织部举办的驻村干部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又按要求到岗到位,省医两次安排好床位并通知他,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知道一上手术台就要二十多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怕耽误很多工作,只好忍着病痛坚持工作。
  如今,杨飞的目标是把抱都村打造成一个脱贫致富的文明村,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成为咱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