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威宁怎么干”大讨论
作者: 时间:2018-11-15 阅读:216
秀水镇党委书记 马彦虎 〈〈〈
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指示精神及到铜仁市江口县、碧江区考察学习的体会,并结合秀水镇实际,就打赢脱贫攻坚战,秀水怎么干谈点感受。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和到铜仁市江口县、碧江区考察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战斗堡垒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以大党建为统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抽调精兵强将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提振干部队伍脱贫攻坚精气神,建设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精准选派“第一书记”、精准配强“三支队伍”、精准用好“驻村干部”、包村干部,确保派得好、干得好、管得好。汇聚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正能量,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和产业配套用水,秀水镇2018年安全饮水工程11个已全面启动。完善农电网升级改造,现有电网因输电线路远、企业增加等加大用电量,要及时更新用电设施升级改造以满足用电需求。加大道路维护和升级改造,全面按照县交通大会战要求,协调推进秀水至海拉公路改扩建项目和秀水至斗古道路改扩建工程,逐步改造升级通乡、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力争实行建管并行,全面启动2018年“组组通”公路建设。全面完成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村级文化小广场建设;力争实现闭路电视和网络全覆盖;实施电商产业全覆盖。统筹做好2017年125户600人易地扶贫搬迁有关准备工作;全面完成好2018年1000余户危房改造任务。
加大产业扶持,助推板块经济发展。秀水镇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后劲增强为目标,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传统农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的发展路径。注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依据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研究谋划发展新业态,鼓励、扶持、壮大集体经济,深化“三变”改革,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种植烤烟1.124万亩、苹果0.7万亩(其中乔化0.4万亩,矮化0.3万亩)、马铃薯9.53万亩、蔬菜1.3万亩、辣椒0.7万亩、中药材0.3万亩,种植其他经果林1.5万亩。调减公路沿线、25度坡耕地、重要水源点等玉米种植面积1万亩(调减地块发展辣椒0.3万亩;马铃薯0.1万亩;烤烟、魔芋、党参等零星其它产业种植0.6万亩)。建立30头规模养殖场3个,有10头以上的养殖户10余户,全镇养牛1.2万头牛、羊0.45万只。
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始终把环境保护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日常工作齐头并进、同步发展。力争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秀水。截至目前,全镇森林管护72857.25亩,森林病虫害防治2万亩,森林抚育968亩,荒山造林4000余亩,火棘种植6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7.2%。大力开展“五城同创”“三改三化三治”和农村卫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今年成功续创“文明乡镇”。
着力抓好扶贫政策精准落实,为脱贫攻坚明确导向。始终坚持精准导向,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的综合效益。全面完善和推广提升“五看法”,扎实做好建档立卡,对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最急需的事。聚焦“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因地制宜确定项目,不折不扣落实项目,全程全网监管项目。严把资金分配关、使用关、监管关,确保一分一厘都用于扶贫开发。 建立完善贫困乡镇、村和贫困人口退出机制,实现精准管理、动态管理。不断完善差异化考核办法和问责激励双重机制,强化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确保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本报编辑整理)
哈喇河镇党委书记 许如雄 〈〈〈
哈喇河镇党委书记 许如雄 〈〈〈
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哈喇河镇实际和到铜仁考察学习脱贫攻坚工作的学习成果,谈一下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统一思想抓落实。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哈喇河镇都将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行动指南,做到政治上坚信坚定、思想上认可认同、组织上严谨严密、行动上步调一致。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重点目标任务围绕县委决策谋划制定,重要工作按照县委要求扎实推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准确把握关键时间节点,找准主攻方向,抢抓机遇、尽锐出战。
转化学习成果,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到铜仁市江口县和碧江区考察学习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实地参观,使我学习到了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特别是江口县的“四卡合一”公示牌,将脱贫政策明白卡、贫困户年度基本信息、贫困户年度收入确认公示牌、帮扶工作记录卡等进行四卡合一进行公示,既能让群众一目了然了解脱贫政策,也能让群众之间相互进行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还能查看到帮扶人员的帮扶记录,避免了帮扶人员弄虚作假,还能督促帮扶人员认真开展帮扶工作。回到哈喇河镇后,我将考察学习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向班子成员、各村(社区)和相关单位进行了传达学习,结合哈喇河镇实际,我们正在积极思考、探索,争取能借鉴此次考察学习到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办法。
聚焦目标抓落实。结合哈喇河镇实际,当务之急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围绕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施策、精准发力,靶心不变、目标不散。一是抓好“组组通”建设工作。哈喇河镇“组组通”共计112.458公里41条,目前已建成拌合站5个、料场1个,有施工班组5个,“组组通”公路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二是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哈喇河镇2018年前期搬迁任务66户325人,前期相关工作已经完成,资料已完善。后期新增搬迁户任务808人,通过入户摸底调查,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新增搬迁人数215户919人。三是抓好“产业扶贫”工作。哈喇河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550户6980人。2018年下达减贫资金163万元,用于产业扶持养殖能繁母牛,计划减贫163户1363人,资金已全部下达。目前,已对145户贫困户拨付第一批产业扶持资72.5万元(5000元/户)。贫困户已经购买能繁母牛228头,产仔10余头,贫困户产业成效明显增加。第二批产业扶持资金于9月15日前结对帮扶干部走访后进行全额发放。四是抓好“危房改造”“三改三化”工作。2017年,哈喇河镇共实施“四类重点”危房改造169户,已建167户,完工165户,实施“三改三化”67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0户,完成改厕200户、改圈90户、改厨110户,三化正在启动。2018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64户,其中“四类重点”82户,现启动250户,竣工175户。五是抓好“安全饮水”工作。哈喇河镇2015-2016年安全饮水工程共22个点,现已竣工验收12个,其它10已完成95%以上;2018年的安全饮水工程共3个,目前已完工1个、已启动2个,已完成总工程的45%;2018年共9个山塘工程现已完工1个。六是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哈喇河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摸底大排查。安排2014—2016年建档立卡脱贫户,由分管领导牵头,驻村第一的书记协同村支两委具体抓落实,驻村干部全程配合参与,对每户进行入户排查,根据“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进村入户按照入户调查表实地调查填写,根据脱贫标准农户缺什么补什么进行如实统计,由联系村领导、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签字确认后上报扶贫工作站。2017—2018年的脱贫户由结对帮扶干部按照原分配的对象进行走访排查。下步工作中,哈喇河镇将加大督促力度,倒排工期,争取在规定的时限内按时按量按标准完成各项工作的建设。
尽锐出战,务求实效。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围绕全镇建挡立卡贫困人口总量,精准施策、精准发力,靶心不变、目标不散,紧盯“五个一批”,全力打好因户施策之仗;紧盯“五个专项治理”,全力打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之仗;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打好精准退出之仗;紧盯“四场硬仗”,全力打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增收致富之仗,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工作作风大整顿。要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全过程。深入开展“牢记使命,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威宁精神,引导哈喇河镇广大干部群众自信、自立、自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坚决完成县委交给的各项任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要持续深入开展“三个大兴”活动,认真践行“四到工作制”,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好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过硬的作风为“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