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1-15

同心社区蝶变记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8-11-15 阅读:203


   曾经的草海镇同心社区,由于没有找到致富路,广大群众只能靠种植苞谷洋芋维持生计,贫穷成为甩不掉的帽子,致富成为遥远的期盼。
  而今的草海镇同心社区,由于找到了致富路,广大群众正昂扬奔跑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路上。
  近年来,在大企业的引领下,在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在群众的积极主动发展中,同心社区书写了一部跨步致富曲,从人均年收入不足2400元的城边村,一步跨入了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的村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400余户1600余人减少到16户59人,从种植苞谷洋芋维持生计到建成4000余亩蔬菜产业园,成为威宁远近闻名的产业明星村。
  立冬时节,走进草海镇同心社区,阳光暖暖地照着绿油油的蔬菜大田,大田里,在地里拔萝卜的务工群众手脚忙个不停。一车车萝卜装运好后,往清洗车间飞奔而去。
  镜头回放到洗车间。在车间内,工人依旧有序忙忙碌碌,洗萝卜,装萝卜,一辆运输车,正准备把包装好的萝卜往外运走,将运往贵阳、广东等大中城市。
  “白萝卜每年可以种三季,每季生产周期70天,每亩可产7吨,每吨可买700元左右,30亩白萝卜年收入可达18万元。”被誉为同心社区“菜司令”的社区支书卯昌举介绍说。
  6年前,同心社区产业单一,耕作方式原始,农民基本靠天吃饭,遇到严重的旱涝年份,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许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土地荒芜,杂草丛生,人均年收入不足2400元,属于县城边上的贫困村。
  如今,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发展热潮中,一家家合作社如雨后春雨般在同心社区冒出来,一个个农业企业纷纷入驻同心社区。
  目前,同心社区充分依靠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引进毕节泰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威宁惠馨果业有限公司、威宁坤泰蔬菜进出口公司、威宁千年花卉有限公司、上海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国家级、省、市、县级企业10余家和39家合作社,种植三膜马铃薯、白萝卜、西红柿、西瓜、反季节蔬菜等农特产品,快步踏上了发展致富快车道。
  “我们社区共有土地4600余亩,目前已流转土地2100余亩,剩余2500余亩全部由群众自发种上白萝卜。流转土地每亩800元,群众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2017年人均收入已达11000余元。”卯昌举高兴地说。
  现在,同心社区已形成了威宁马铃薯产业链和蔬菜产业链,不但直接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227户600人,还解决了本社区及周边剩余劳动力达3000余人创业就业问题。
  2014年以前,卯发升是贫困户,家里三个孩子读书,自己靠种植苞谷洋芋养家糊口,没有其它收入。
  同心社区大力推行蔬菜种植后,卯发升学到了白萝卜种植技术,于是他自己种植30亩白萝卜,依靠种植白萝卜不仅摘掉了贫穷帽子,还成了致富能手,这样的例子在同心社区举不枚举。
  2017年以来,在卯昌举的带领下,同心社区推行“社区两委+自管委+十户一体”三级自治模式,实现抱团发展。同心社区党支部把10余名党员按照一个脱贫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个建设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施工现场一个工作组的要求建立“藤缠树”式的帮扶体系投身到项目基地,形成有效的攻坚合力。
  “同心社区现有1097户5109人,其中贫困人口16户59人,我们的目标是将同心社区建设成为一个集体产业发展、人居生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消费购物、餐饮美食为一体的和谐美丽社区。”卯昌举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