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鸿:进村入户谋发展
作者:沈光勇 文贵 时间:2018-11-15 阅读:313
今年3月,张君鸿被市农委选派到龙场镇平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来到龙场镇后,把了解村情村况及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开展贫困户大走访,指导村党支部各项工作,用情、用心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工作中,张君鸿发现当地住户零散,山路陡峭,走村串寨极不方便。于是,他咬牙花钱买了辆摩托车,作为临时代步工具,方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买车的第二天,他便骑着摩托车去平街村岔沟组走访贫困户。因多年未骑摩托车,加之路况也不好,刚骑出龙场镇爬坡时遇上了一辆大货车,处理不当弄了个车翻人倒地,幸好没有受太大的伤。
“当时,我的心里很紧张,也不知道手机什么时候丢了,到了平街村才发现手机不见了。”张君鸿说:“可能是掉在路下面的地里了,也没有去找,估计也找不着。”
事发当天,张君鸿把骑摩托车翻车的事无意间告诉了妻子,其妻得知消息后万分着急,并问他:“你当时果断同意去下乡驻村,现在后悔吗?”
“从来都没有做过后悔的事,我选择了这条路,我一定会继续走下去。”张君鸿给妻子的答案很坚决。
翻车当时,他的左手好几处擦伤了,但他并没有放弃任务,而是扶起摩托车继续与村支两委班子一起走访贫困户。
张君鸿就是这样,遇到困难不灰心,继续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特别是村党支部党建工作,在他的指导和参与下,该村在“两学一做”和“三会一课”中受到上级多次表扬。2018年,该党支部发展积极分子3名,预备党员1名。
他与他的团队,致力健全建强基层党组织,在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在开展驻村大走访中,他心系贫困户,把心扎在脱贫工作上。
“脱贫攻坚这条路任重道远,必须开展大走访,才能掌握当地深度贫困的原因,只有搞清楚贫困户贫困村‘贫’在哪里,才有可能寻找帮扶的途径。”张君鸿说。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张君鸿走访了贫困户82户,党员2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
平街村平街组村民陈忠才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家由于河边土地被大水冲毁,粮食减产,目前生活存在困难,因灾返困成为贫困户。并且,已规划马上要动工的岔沟组组通公路从他家门前经过,又占了他家的承包地。
这一来,无疑火上浇油,把陈忠才一家逼得更加贫困。张君鸿走访贫困户了解陈忠才家的情况后,综合考虑决定把掌握的情况向龙场党委政府汇报,为陈忠才家争取了临时困难救助资金,通过帮助度过了难关。
“作为驻村干部,就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主动担起排忧解难的责任。”张君鸿说。
今年7月,雨量特别大,平街村通村通组公路塌方路段多,塌方量也特别大,有很多地方不要说过车,就是人行也很困难。
张君鸿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缨,与村支两委班子商量,自己垫钱协调挖机清理塌方路段,完成土石方量700多方,为群众和车辆通行扫清了障碍,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贫困户要实现真脱贫,就必须依靠发展产业,要有产业支撑,平街村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张君鸿说。
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张君鸿了解全村产业发展状况,在现有核桃950亩、苹果354亩、软籽石榴90亩的基础上,再谋出路,再出新招。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老百姓手头缺钱,三座大山压住了当地群众发展的道路,只有破瓶颈,才能谈致富。
于是,张君鸿与村支两委一起,把产业路建设、入户路建设、危房改造建设、板栗种植、改圈改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向上级部门申报立项,并组织村支两委制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还计划成立平街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把板栗种植项目作为村集体产业的主抓手,把所有涉及到土地的农户都变成股东参与经营管理,参加分红,共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