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始的地方(外一篇)
作者:杨光早 时间:2018-11-16 阅读:265
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种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绝大多数人的梦想,是从学校开始的。学校,是一个筑梦的工厂,是梦开始的地方。
学校作为筑梦工厂,必须有一个引领我们走向诗意人生的载体。校刊,就肩负着这个光荣的使命。遥想当年的哲觉中学,凭借一块《黑土地》,创造了多少辉煌,成就了多少人的梦想,乌撒大地,桃李芬芳。
在解枫老师的影响下,我和几位师兄弟就读毕节师范时也创办了《赤土》,后更名为《天河》。如今,当初一起筑梦的兄弟,一个在县委任职,一个在市委组织部高就,一个打拼到了省会——贵阳!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活得这么窝囊?因为士兵的志趣不一定是将军,老师的志趣也未必是校长。我只想做一株幽兰,即使见不到阳光,也活出自己的模样。
就这样,我在马摆山下耕耘着自己的土壤,自筹自办了《荞苑》。虽然学校领导不甚理解我对校刊的情结,但开出的花一样燃遍了山岗。那些优异的孩子,现已遍布各业各行。我总是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向人间天堂。但现实很残酷,在通往幸福的列车上,我被中途撵下车了。这时我才明白,改变我们命运的除了知识,还有无形的力量!
我曾经也怀揣梦想,激情澎湃。可是后来我妥协了。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严肃文学失去了植根的土壤。我做着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无关梦想,无关热爱,有的只是糊口。我的梦想,早被我丢在了看不见的地方。于是我辗转到草海,收留我的是风度翩翩、儒雅文静的王校长,他的《征帆》让我看到了希望。可惜只办了几期,就因经费紧张搁浅在草海边上。今年3月,赵德林校长接过了学校的接力棒,决定让《征帆》扬帆起航,这一重任自然落到了我的肩上。
人到中年,早已没有了激情。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复刊之际,我能说些什么呢?面对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我热泪盈眶。亲爱的孩子,你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有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你们这一代人不努力,下一代人就要为此付出双倍甚至更多倍的代价。宁可流汗一阵子,不要流泪一辈子啊。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求学遇良师。在这里,老赵的书法行云流水,老李的围棋运筹帷幄,树奎的音乐情义绵绵……站在教学楼上,你还可以看草海碧波荡漾,可以嗅黔韵紫海馥郁花香,可以览西梁山的旖旎风光……
来吧,亲爱的孩子,这里是筑梦的工厂,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人这一生,总要为梦想努力一次。努力从来不会白费,只不过还不到厚积薄发的时刻。我们必须给人生一个梦,给梦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
人生,只有奋斗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待而来的辉煌。请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筑我们心中的梦。
让希望从这里起航
草海清波,荡漾希望;六桥烟柳,摇曳梦想;校园课堂,书声琅琅。我们来自四面八方,相聚一堂,带着思乡的惆怅,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燃烧着青春和激情,播种着希望和梦想。
魂牵梦绕是故乡,谁不想念自己的爹娘?为了生活,我们背井离乡,用挚爱的征帆,承载孩子的梦想。言传身教,敬业爱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坚信,有爱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天堂。
迎着清晨的曙光,我们走进课堂,用青春的船桨,摆渡在知识的海洋。披着晚霞的衣裳,我们回到公租房,备课的灯光,送走星星送走了月亮。
闲暇的时候,我们自编自唱,把草海当成可爱的家乡;我们摄影绘画,为梦添上一件七彩的衣裳;我们撰写文章,诉说青春的迷茫与思乡的惆怅……唯美的篇章,一声声印在心坎上,一句句荡气又回肠。保家,人杰地灵的地方;保家,人才济济的学堂。
我们在城市的边缘,远离城市的霓虹,远离俗世的喧嚷。荡舟碧波,看潮涨潮消;流连校园,看花开花落;立身乌蒙,伴云卷云舒。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为了乌撒的儿郎,为了祖国的希望,我们用青春,浇出桃李芬芳。
来吧,亲爱的朋友,梦在帆上,帆在船上,船在心上。伴征帆乘风破浪,让希望从这里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