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威宁怎么干”大讨论
作者:本报编辑 整理 时间:2018-11-19 阅读:233
毕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党委书记、自治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肖良宪〉〉〉
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毕节试验区3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要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8月17日,贵州省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进大会在毕节召开,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基础的意见》。
威宁是国家开发扶贫重点县,也是毕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教育保障在全县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发展部门,脱贫攻坚的责任重大。大会的召开让教育系统倍受鼓舞、振奋人心,增强了教育助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路径和“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着眼威宁教育发展的长远和未来,为威宁教育发展找差距、找思路、找措施、找办法。
一、要准确判断威宁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教育系统将围绕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的充分肯定,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客观总结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来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我县教育发展所处的新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等重大现实问题,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做到既不因为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为面临的困难而妄自菲薄,准确判断全县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坚定发展自信。
二、要准确认识当前威宁教育发展最迫切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毕节试验区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县教育系统将按照总书记“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的要求,结合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坚决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围绕聚焦打好“四场硬仗”之一的“教育保障”,抓实扶贫领域“五个专项治理”中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生家庭精准资助等细谋划找思路定举措,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办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场。
三、要准确理解威宁教育必须坚持的发展路子
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是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毕节试验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根本途径。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将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在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实践基础上,深入讨论威宁教育如何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问题,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人口素质提升,用好改革利器,破除制约教育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四、要准确领会威宁教育承担的崭新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这是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提出的战略定位,是对毕节试验区未来发展的总定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先进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战略性、根本的纲领性和实践的引领性。要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形成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以协调保障发展的平衡性,以绿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内外联动,以共享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五、要精准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关于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基础的意见》,提出了新时代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到2020年毕节试验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加快试验区民生事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我们要增强威宁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推动威宁教育改革发展步伐。
一是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核心意识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不折不扣地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对教育工程项目、教育惠民资金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基建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乱办学、乱收费、乱择校、有偿补课、教辅泛滥、学生资助、生均公用经费和营养餐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违规违纪问题,为教育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按照均衡发展要求,大力改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学校的办学基本条件。全力推进城区学校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教育资源不足,城区入学压力大,班额大等问题。规划在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园)建设项目24个,规划建设面积77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新增学位5.8万个。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已启动威宁七中、改扩建威宁八中、新建威宁十一中、新建威宁六小、新建威宁七小、新建五里岗街道幼儿园、新建威宁第二幼儿园、新建威宁恒大幼儿园8个项目。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数量,辐射和带动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学前教育项目101个、塑胶运动场项目368个、旱改厕项目369个,实现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同步改善,教学质量同步提升。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足配齐各学科教师,切实改变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不断完善教师招聘、管理、培养培训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及国培、省培计划等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能,努力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育人学识扎实、仁爱之心宽厚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四是实施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提高教育普及水平。按照“撤小、合近、扩强、带弱”的工作思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扩大城镇义务教育规模,基本满足城镇化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办好农村必要的教学点,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实施好改扩建和教学设施设备填平补齐工程,着力改善必须保留的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力争2019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7%、88.5%、89%。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0%、95%、90%。
五是贯彻落实好惠民相关政策。扎实抓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落实教育有关免费与资助帮扶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校农结合”,切实提高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强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加强产教融合,大力开展脱盲再教育工作,全力助推教育脱贫。
六是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督导改革,充分释放办学活力,激发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下步工作中,全县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进大会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牢牢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抓好教育脱贫工作,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报编辑整理)
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文平〉〉〉
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文平〉〉〉
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贵州工作的特别关心,对贵州发展的高度重视,对贵州人民的特殊厚爱。同时,也为新时代、新起点的试验区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为下一步试验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示范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将对试验区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试验区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将以此为新契机、新起点,切实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转化为奋发有为、奋力赶超的强大动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及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第十二届三次全会和省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进大会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持续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用好“五步工作法”,切实扛起国土资源助推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持续推进国土资源政策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以苦干实干业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是优化国土资源助力脱贫攻坚政策供给。最大限度报批建设用地,全力做好易地脱贫搬迁、乡村旅游、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等脱贫攻坚项目用地服务,实行重点倾斜,应保尽保。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助力脱贫攻坚,努力完成省分解我县跨省域调剂指标生产。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旧房拆除复垦,形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收益主要用于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还贷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生产任务。
二是实施村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乡村振兴。聚焦脱贫攻坚、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及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挖掘土地优化利用脱贫潜力,充分发挥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导作用。完成辖区内五千亩以上坝区和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其他区域村级土地利用允许建设区划定工作。
三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力脱贫攻坚。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拓展土地使用功能,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四是抓实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支持统筹整合使用相关涉农资金,推进土地整理复垦、耕地质量提升、宜耕后备资源开发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极贫乡镇土地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草海镇和双龙镇国家支持的乌蒙山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再接再厉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乌蒙山土地整治重大项目中央资金补助。
五是推进矿产资源绿色、生态、和谐勘查开发利用。大力发挥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配合毕节市国土资源局完成《毕节市市级颁证矿产资源找矿行动》,对重晶石、方解石、高岭土、大理石、饰面用灰岩、陶瓷土、石英岩、玄武岩、萤石等矿种进行全面摸底、实地踏勘、选定重点靶区进行找矿突破,力争2020年之前在我县境内找到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进一步加快地热的基础地质工作,加快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转换,为做好“水”文章,做活“石头”经济,打造“矿业+”绿色产业扶贫链提供技术支撑。
六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加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申报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人防+技防”预警预报等措施,不断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强化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加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范处置,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防止因灾致贫返贫。(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