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1-21

“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威宁怎么干”大讨论

作者:本报编辑整理 时间:2018-11-21 阅读:200


 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章荣〉〉〉

强化认识,狠抓学习
 
  我局制定相应学习制度及学习计划,迅速掀起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支持毕节实验区按时打赢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进大会精神的热潮,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由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集中学习,指导并检查学习笔记,学习做到有“学习制度、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心得”。
  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实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统一战线参与毕节实验区建设座谈会精神后,全县民政系统干部上下一心、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作用,坚持以助推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巩固贫困人口“两不愁”底线为主线,以民主兜底脱贫为抓手,尽锐出战、务求精准,认真落实“五个一批”中“兜底脱贫一批”各项举措,坚决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民政担负的责任。
 
狠抓工作落实,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一是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切实做到精准兜底。按照保障水平不降低、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放松要求,进一步强化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在政策、标准、对象、管理等方面有效衔接,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动态管理、应退则退”。组织开展2018年度城乡低保提标核查工作,2018年全县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570元/月和323元/月,通过核查农低保新纳入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13314户41430人,取消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11813户30072人。截止8月,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4721户127739人,共下拨低保金1.84亿元。共核查出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人数1.74万人,下拨救助粮109万斤。
  二是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切实提高特困人员救助标准。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我县印发了《威宁自治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施办法》,2018年,特困供养对象3332人,供养标准为8892元/人/年,对是否具备自主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行走、洗澡等6项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按全护理、半护理和全自理三个照料护理标准发放护理费。全护理按最低工资标准100%执行,为1470元/人/月,半护理按最低工资标准60%执行,为882元/人/月,集中供养全自理为最低工资的40%,为588元/人/月。今年以来,共发放救助供养金2832.3 万元。
  三是精准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切实增强救急解难功能。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救急解难功能,有效遏制贫困群众因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和急难问题致贫返贫。对遭遇困难情形复杂、救助资金需求大的急难对象,救助金额最高可提高到5万元。截止目前,临时救助对象共计2913人次,下拨临时救助金511.42万元;救急难救助105人次 ,发放急难救助金108.8万元。全面开展了2017年度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作,共计审核通过4764户,发放救助资金2696.2万元。
  四是大抓精准医疗扶贫,有效遏制因病致贫返贫。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切实做到“应救则救”。对儿童先天性房缺、儿童先天性室缺等13种重大疾病,由城乡居民医保报销80%,民政大病基金报销20%,实施专项救治。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属于规定救助保障对象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余部分,在民政年度救助封顶线内按照70%的比例由民政医疗救助基金给予救助。今年以来医疗救助1233人,支出288.99万元。我县于2018年4月1日正式开展“一站式”结算服务,将第一、二、三季度医疗救助金800万元、健康扶贫四重医疗保障金700万元拨付到县合医办。
  五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社会救助,助推搬迁移民稳步脱贫。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实施一次性临时救助,妥善帮助解决搬迁移民临时性、过渡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助推搬迁移民稳步脱贫。今年以来,易地扶贫搬迁一次性临时救助7526人,金额1128.90万元。
  六是全力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认真组织和做好冬春救助调查评估、方案制定、资金筹措、对象确定、物资采购、款物发放和监督检查等工作。2018年来共计下拨乡镇救灾资金300万元,发放冬春生活救助粮815吨,发放春节慰问油50桶(5公斤/桶)、棉被200床、粮400公斤(25公斤/袋),帐篷30顶,完成2017年度12个乡镇125户灾后重建工作调度、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2018年8月15日21时28分,我县石门乡(北纬27.43度、东经104.00度)发生里氏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为了做好我县灾区救灾工作我局紧急调运帐篷100顶,床200张,棉被400床。
  七是开发民政服务机构就业岗位助推脱贫攻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要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可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的要求,根据《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宁自治县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威府办函﹝2018﹞32号)文件精神。我局共开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100个,主要涉及农村敬老院、县救助管理站和社会福利院等福利机构的老年人护理、医疗护理、儿童护理等类别。目前、我县35所乡镇(街道)农村敬老院的公益岗位已全部招聘完成,共计招聘71人,由县人社部通过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为已招聘的71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进行为期半个月(2018年5月28日至2018年6月13日)的岗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所有招聘人员已经到岗到位。
  八是党建引领下村民自治抱团发展,助推脱贫。2017年5月,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团结村二组七里冲自然村正式被国家民政部确认为全国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寨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单位。七里冲自然村按照“八个一”要求,建好一支干部队伍、形成一套有效制度、完善一批设施建设、美化一片农村环境、建成一个产业基地、维护一方社会稳定、破除一些陈规陋习、树立一批诚信典范,探索建立了以党建为引领“村委会+村民理事会(自管委)+十户一体”的村级“三级自治”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内生动力,有效破解了农村基层组织对广大群众联系服务难、组织发动难、脱贫致富难等问题,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九是积极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充分激发社会组织联系广泛,资源聚集,信息灵通的优势,集聚社会力量合力脱贫攻坚。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业务指导和协调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通过项目帮扶、志愿帮扶、捐赠帮扶等形式积极参与扶贫。威宁县草海公益协会申报的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为空巢老人点盏灯”已通过审批,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志愿者为精神寂寞,特别是有身心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健康保健、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助力威宁同步小康。近年来共计接收助学捐赠:34万元,(2018年15万元),定向向贫困家庭捐赠:4882625元,捐赠基础设施修建的共计537425元。(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