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泥不染变化 乡村初露“风华”
作者:李云侠 时间:2018-11-26 阅读:305
尘泥不染变化 乡村初露“风华”
——板底乡“三化”工程扮靓村庄走笔
记者 李云侠

板底社区四组村民们的院坝和联户路已完工,农村环境干干净净。

初冬,板底乡新华村八组,林早云早早地提着竹扫帚清扫自家的院坝和联户路。
每天扫扫院子,这是院坝和联户路硬化结束后10多天来林早云养成的新习惯。
他家住在半坡上,放眼看去,坡下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民居被一条条平坦干净的联户路串联起来。黄的土地、绿的植物、白的路面、灰的砖瓦,一条条光洁平整、曲径通幽的连户路和一户户宽敞洁净的院坝,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颇有误入“桃花源”的错觉。
这一二十天里,新华村里家家都搞起“三化”工程(联户路、院坝、排水沟硬化),在施工中比速度、比质量、比美化,你追我赶,争当工程示范户。
林早云家是其中较早完工的一批,还有一户村民和他家一起住半坡上,两家人从坡下共同修一条联户路接上来,总长约130米。
“三化”启动后,林早云和邻居立马就申请动工了,两家人齐心协力,加班加点的干,几天时间就把院坝、排水沟和联户路全部修好。
经过乡里的验收后,新修起来的路投入使用。
林早云提着扫把感慨地说:“以前是泥巴路,因为坡陡路滑,骑摩托车都上不来,雨天、雪凝天更恼火,种点庄稼背回家都成问题。联户路修起来后好多了,洋芋、苞谷骑个摩托驮起就上来了,环境也变干净了。”
联户路真正修成了村民的“连心路”,让林早云高兴的不止如此,他说:“修自家的路和院子,政府还给补助,我们自己出劳力,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实在太好了。”
林早云口中的“补助”,是《威宁农村人居环境“三化”工程实施方案》中规定的“三化”补助,标准是联户路硬化户均补助40㎡,按48元/㎡进行补助,不足40㎡的据实补助,超过40㎡以上的每户补助1920元;院坝硬化户均补助30㎡,按48元/㎡进行补助,不足30㎡据实补助,超过30㎡以上的每户补助1440元;房前屋后排水沟硬化户均补助20m,按30元/m进行补助,不足20m据实补助,超过20m以上的每户补助600元。
按照标准计算,林早云和邻居两家的工程,他们自己只出了极小部分钱。
“三化”工程启动以来,在板底乡,不只是新华村在行动,全乡村村寨寨都掀起了建设热潮。
走进板底社区四组,罗晓英正在查看房后新修的排水沟,她家一星期以前就完成了硬化。
见到记者,她高兴地说:“原来一到下雨天就担心廊檐水泡到墙角,屋头回潮。现在政府给我们补助,修好排水沟了,一下雨,水就自己顺着排水沟流走了,我放心多了。”
绕过罗晓英家继续往上,社区村民更集中的地方,无论是村里的路面还是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净亮堂,整齐舒适。
社区主任罗高云指着一户村民家屋后的排水沟告诉记者:“这是王文武家,原来是贫困户,他家的排水沟刚好20m,政府补助下来,他家一分钱没出就修好了。”
据介绍,板底乡所有的“三化”工程都是由政府先支付补助款的50%给村民,由村民自己出力修建。修好后,乡常委政府 “三化”工程领导小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再支付余下的补助款。
到目前为止,板底乡“三化”受益农户698户,已完成串户路硬化420户,完成率60.2%;已完成院坝硬化380户,完成率54%;已完成排水沟硬化540户,完成率77.4%。更多的村民们还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
罗高云告诉记者,“三化”工程建设好后,再不用村干部苦口婆心的说,村民们自己就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走在干净整洁的联户路上,罗高云感慨,以前进村入户要穿雨鞋,绕一圈回到家里,裤脚都是泥浆,现在穿皮鞋走几天都沾不上半点泥,环境舒服多了。
记者手记:游走村里,记者发现,“三化”改变的不止是板底乡的村居环境,村民们的精气神也焕然一新。
路上提着酒瓶喝得醉醺醺的人少了,骑着摩托,开着农用车忙碌的人多了。走进村民家,只要有人在家就一定会乐呵呵地招呼你到家里坐坐。
道路虽小,但是把党和百姓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村里环境干净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脱贫奔小康也不再是梦想。
(图片报道详见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