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1-26

“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威宁怎么干”大讨论

作者:本报编辑 整理 时间:2018-11-26 阅读:187


 县交通运输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省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进大会精神,按照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的目标任务,交通要充分发挥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当前要实施好“六六一五八”路网规划,尽最大努力优化、提升全县公路等级和路网结构,早日建成“组组通”,改善广大农村的出行条件,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同时,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投入量较大,在决定项目实施标准时,既要考虑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为建设毕节示范区做好基础保障。
  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和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我县交通运输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一、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性发展
  (一)高效实施高速公路项目,打通外联大通道,充分发挥威宁区位优势
  一是加快推进六盘水至威宁至昭通、威宁至围仗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目前,六盘水至威宁至昭通高速公路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80%以上,预计12月20号通车;威宁至围仗高速公路于2018年6月进入施工阶段,两条高速公路施工进度正有序推进中。
  二是积极争取威宁至彝良、威宁至会泽高速公路项目尽快启动建设。目前,这两条高速已纳入全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正在争取启动前期工作。
  (二)全力实施骨架路网项目,打通内部路网结构“大动脉”
  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提等改造二级公路175公里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普通国省道二级公路比例达到100%。目前,普通国省道项目在建84.318公里,待开工项目137公里,其中:S220大山营至雪山公路24公里于2017年3月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80%,预计2018年年底全面完工;S220雪山至格拉河公路60公里于2017年12月开工,预计2019年全面完工;G356大山营至迤那至烟堆山(滇黔界)83公里本月动工;S219牛街至哈喇河至黑石38.9公里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结束,将根据资金到位情况开工建设。
  (三)稳步实施交通大汇战规划“六六一五八”网,完善路网结构“毛细血管”
  规划升等改造农村骨架公路1679公里,循环路网公路1049公里,建设“组组通”公路5299公路,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沥青路)基础上,2019年实现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2020年实现100%乡镇通二、三级路,力争早日实现乡镇到县城90分钟经济圈。目前,在建主骨架公路566公里,循环路网公路近900公里,农村“组组通”公路建成约2800公里,其余正在稳步推进中,争取春节前全面完工,届时将实现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四)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抢抓省、市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加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进度,争取更多上级补助资金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协调,争取更多融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积极探索采取PPP、 “建养一体化”等多种投融资方式,引进有实力、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中央企业和其它大型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建设交通工程,缓解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压力。
  二、强化“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管养体制机制,做到有路必养,有路必畅,延长公路使用年限,确保建成的公路较长时期发挥效益,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按照“分清轻重缓急、明确实施步骤、逐步加以完善”原则,逐步对新(改、扩)建农村公路同步建设安全设施,对已建成农村公路,从急到缓、从难到易完善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实现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明显改善,安全防护水平显著提高。
  三、着力改善道路运输市场运营环境
  做好全县道路运输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培育现代物流市场,推动一级客运站及货运站场建设,培育现代物流运输企业,形成无缝对接的综合运输体系。同时,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路径,为农村客运营造良好运输环境;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打车叫车模式,创造新型出租车服务,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出行问题。(本报编辑整理)


县移民局〉〉〉

  近年来,在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顺利推进,2016、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群众28395人业已实现顺利入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但2018年度还将搬迁18206人和新增2万人,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于2020年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即是我们深化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我们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更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的重大考验,结合赴江口县和碧江区考察学习的经历,我个人认为要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必须要坚持5条底线。
  一是要继续坚持主要领导一线作战。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领导重视是干好工作的必要保障,没有坚强的领导,搞好搬迁工程就是一句空话。在实际工作中,自治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坚持亲自挂帅、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工作的问题,各有关部门、有关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更要亲自上镇,将对象确定、搬迁入住、旧房拆除、复垦复绿、档案管理等工作抓住手上,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摆在工作重心上,才能保证工作不走样,确保按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任务。
  二是要继续坚持尊重民意为民解忧。一是在搬迁对象确认上,要充分尊重民意,不搞被动搬迁;二是在搬迁入住过程中,要以群众意见为核心,强化工程问题整改;三是要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建好配齐群众生活中所需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为群众排忧解难,使迁入群众愿搬迁、稳得住、能致富。
  三是要坚持强化宣传动员破思想壁垒。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大多贫困困苦,文化素质较低,信息和思想闭塞,部分群众对于勤劳致富长期处于消极态度,“等、靠、要”思想严重。江口县和碧江区的实际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坚持宣传动员,一是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学习、政策专题讲座等方式,积极增强和提高各级干部和社会各界干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通过新时代讲习所、宣传手册、新闻媒体等方式大张旗鼓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提高搬迁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积极性;三是要以组织开展夜校等形式,开展就业思想教育,激发搬迁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破除群众思想壁垒。
  四是要继续坚持整合资源多部门发力。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参与,除教育、民政、公安、危计、人社等核心部门外,各级各部门都应提高对工程的重视,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给予大力支持,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给予特殊倾斜,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办理事项多一点关心和耐心,为搬迁群众营造良好的群体政治身份和生活氛围。
  五是要坚持开发就业岗位培育后续产业。一方面要强化就业岗位开发,使搬迁群众通过自身劳动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三块地”的盘活使用,让搬迁群众原土地产生经济效益,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让群众安心安稳的搬入新家不回流。(本报编辑整理)

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志办)〉〉〉

  深入持久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进大会等精神,强化理论武装。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结合党史县志部门“存史、资政、教化、育人”职能,善谋新思路、多想新办法、采取新举措,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将史志工作抓细抓实。
  坚决做好中央巡视组反馈相关问题整改工作。
  一是持续做好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要革命遗址挖掘。威宁是革命老区,县内有20个革命老区乡镇。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就有13处。其中,市(地区)级有威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标、云贵红军桥、团箐梁子战斗遗址、威宁游击团成立遗址—勺乐多明德小学、坝海营遗址5处,县级有上述5处和沙河边烈士陵园、羊街红军墓7处。近期,我办认真细致对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情况向省委党史研究室作汇报,配合县委宣传部做好申报省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将威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标和沙河边烈士陵园申报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沙河边烈士陵园已作为“省级爱国主义培育基地”进行培育,将羊街烈士陵园、沙河边烈士陵园申报为市级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是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持续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近年来,我办充分利用清明节、建党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假日、纪念日,配合县直中小学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县直机关宣讲威宁县历史、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编辑出版《威宁自治县党史学习资料辑录》帮助广大干部了解威宁县历史,编辑出版史志刊物《乌蒙史话》,刊载党史文章,宣传威宁红色文化。
  持续做好史志业务工作。
  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贵州省地方志工作规定》以及《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2016-2020规划纲要》要求,扎实做好地方志、年鉴工作。
  一是如期保质保量完成《贵州年鉴》和《毕节年鉴》威宁县资料征集、稿件撰写等相关工作。
  二是确保《威宁年鉴》按年度连续公开出版。
  三是积极帮助、指导威宁农村信合联社等部门做好部门志编修工作,力争早日启动草海志、板底乡志、迤那镇志、石门乡志等。
  四是加快史志网络化建设,逐步实现地方志数字化,做好地方志、年鉴开发利用。
  群策群力,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一是积极参与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学习和各级组织培训,进一步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国家政策、相关法规等学习,积极开展走访研究,帮助县委、县政府出谋划策,在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史志部门积极作用。
  二是持续做好选派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做好干部结对帮扶等工作。(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