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1-27

“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威宁怎么干”大讨论

作者:   时间:2018-11-27 阅读:292


 玉龙镇党委书记 吴学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结合到铜仁参观考察学习的体会,根据玉龙镇实际,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玉龙怎么干谈点感想。
  深刻体会到指示的意义重大。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指明了试验区当前和今后的奋进方向,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用心领会、用情感悟、准确把握指示的精神实质,切实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以指示精神指引决胜脱贫攻坚工作。
  深刻认识到决胜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习近平强调:“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虽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距离,与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基础设施短板明显、群众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基层干部作风亟待转变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深入学习指示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着力破解制约脱贫的关键瓶颈和突出困难,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深刻领会到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统一战线有能力有责任继续发挥重要法宝作用。”扶贫开发已经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顽强拼搏,也需要统一战线等多方力量集智聚力、众志成城,以保证脱贫攻坚的政策落实到位。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玉龙镇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充分运用“五步工作法”,坚决打赢“四场硬仗”,组织好“五个专项治理”,奋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完善政策措施,精准扶贫脱贫。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集中围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突破口。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做到退出有标准、纳入有程序,同时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动承担扶贫责任,多渠道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村贫困人口资产收益。三是实施易地搬迁,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易地搬迁脱贫政策,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是发展生态扶贫,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五是加快教育脱贫,大力实施“人才扶贫战略”,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深入实施“圆梦行动·雨露计划”及10+N个一批”就业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培训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六是强化社会保障,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定解决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实现脱贫人口的生计问题。七是完善政策体系,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形成扶贫、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新型扶贫模式,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的积极作用。
  汇聚各方力量,齐心合力攻坚。一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发挥单位、行业优势,做好定点扶贫工作,提高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二是加大行业扶贫开发力度,围绕改善偏远落后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根据贫困村“五通四有”和贫困人口“四有五覆盖”需求台账,整合优势资源,统筹协调项目资金,加大对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突破发展瓶颈。三是发挥科技、人才帮扶作用,继续实施科技下乡助推脱贫行动,实现科技指导人员扶贫工作重点村全覆盖。四是激发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组织开展好扶贫政策到村入户活动,深入宣传重要指示精神,激励广大农村贫困人口自立自强,坚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脱贫责任。一是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坚持村为重点、扶贫到户、责任到人,逐级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二是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促脱贫作用,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继续深化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三是严格考核督查问责,制定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本报编辑整理)


斗古镇党委书记 郑忠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到铜仁考察学习的体会和斗古镇实际情况,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斗古怎么干谈点体会。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斗古的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以下工作。
  吃透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守好底线、走出新路、创新机制,奋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力争把庞大的人口基数变成人才红利。
  转变思想。当前,我们脱贫攻坚正处于“爬坡上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更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抢抓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建设示范区带来的机遇,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实现全县实现新跨越积蓄能量。
  升级产业。产业是经济的基础支撑。铜仁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强化产业的支撑地位,培育一批重大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要有效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拓宽农民创业就业门路。把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并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借鉴凯德街道黑岩村“主导产业保脱贫、辅助产业帮脱贫、长效机制真脱贫”的经验,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和“什么来钱种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品牌效应,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农家乐产业和休闲乡村旅游业,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活力,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组组通”林地手续办理进度,全力保障“组组通”工程砂石料等供应。二是尽快启动修建土地山小二型水库,重点解决关口片区及其他村1724户8036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创建所有村全覆盖,全面完成704户危房(土坯房)改造工程。四是尽快启动斗古至秀水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解决三营、斗古、水塘、白沙、干沟5个村及周边乡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难问题。(本报编辑整理)


中水镇党委书记 孟广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围绕到铜仁参观考察学习的体会,结合中水镇实际,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水怎么干谈点体会。
  近年来,中水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中水镇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产业,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苹果,现已种植60000余亩,人均种植1亩多;修建苹果基地机耕道206公里;完成荒山荒坡绿化1500亩;年均种植蔬菜66000余亩;完成16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并已入驻办公;启动“组组通”公路建设95公里;启动土坯房改造1245户。结合中水镇实际情况,我认为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中水镇而言,苹果、辣椒、蔬菜等农业产业种植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销路、储存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希望能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启动建设烟堆山处占地面积约180亩集储存、电子商务、物流为一体的大型果蔬交易市场,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解决大产业调整后的后顾之忧。
  二是支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村村有主打特色产业、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贫困户入社全覆盖。真正全面消除“空壳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
  三是在完成“组组通”公路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串户路、院坝、房前屋后排水沟的硬化,并完成农村危房“危改”“三改”任务和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任务。
  四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争取上级资金完成中水镇前河、中河和后河三条河流的治理。
  五是加快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六是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七是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围绕公路两侧、产业园区、集镇周边、水库周围等重点区域打造造林示范点,加大荒山、荒坡造林力度。
  八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乡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预防水、土壤污染。
  下步工作中,中水镇将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脱贫攻坚的要求,按照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要求,结合实际,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争取早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