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威宁怎么干”大讨论
作者: 时间:2018-11-28 阅读:212
黑土河镇党委书记 苏介华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结合到铜仁现场参观考察学习的体会,根据黑土河镇的实际,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黑土河怎么干谈点体会:
摸清家底 做到心中有数。黑土河镇属一类贫困乡(镇),有贫困村(社区)8个,其中深度贫困村(社区)4个、二类贫困村4个,是全市最为贫困的20个乡镇之一,是全县最为贫困的7个乡镇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2377户10535人,贫困发生率为47.09%,通过2014至2017年攻坚克难,到2017年年底实现1358户6370人脱贫(其中2014年脱贫522户2609人,2015年脱贫304户1437人,2016年脱贫324户1243人,2017年脱贫288户1446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8.61%,降了29个百分点,实现减贫摘帽,1个贫困村出列。2018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增加746元,达8208元,同比增长10%;计划减贫593户2714人,3个贫困村出列。
但到2018年底,还有426户1451人未脱贫;还有4个深度贫困村未摘帽;产业结构单一,距“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要求有差距。今后黑土河将抓好几项工作。
深学笃用“新指示”。认真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省支持毕节发展推进大会精神作为长期的政治任务,经常学、反复学、深入学,做到常学常新、常思常明、常践常得、常悟常进。
全面贯彻“新要求”。用好省支持毕节发展推进大会精神指导黑土河实践。准确领会和把握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历史使命、重大政治要求这“三个重大”的深刻内涵,准确领会和把握“打赢攻坚战和建设示范区的内在关系”,准确领会和把握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四项重点任务”,准确领会和把握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三条路径”,准确领会和把握“七个大力支持”的政策支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推进大会精神热潮。
奋力展现“新作为”。为确保按时打赢攻坚战奋力建设示范区作贡献。坚持把政治过硬作为根本点,切实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导实践,全力推动新指示新要求落地落实;把责任过硬作为关键点,坚决担负起脱贫攻坚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坚定不移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统筹推进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把能力过硬作为支撑点,深入研究黑土河所需,政策所能,加大向上争取支持力度,抢抓历史机遇主动作为;把作风过硬作为立足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开展“三个大兴”活动,乘势而进、应势而谋、顺势而为,努力在试验区新的历史起点上展现更大作为。
学以致用,打好脱贫攻坚战。黑土河镇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此次考察学习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江口县“一学二访三会四评”四步工作法和碧江区“定学习教育清单、定精准脱贫计划、定干部任务目标、定党员岗位职责、定民主监督路径”五定工作法等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的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盯目标,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发起总攻。
黑土河镇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适应新形势,瞄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抓好当前市委第六巡察组的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践行“五步工作法”和产业“八要素”,聚焦“三年行动”“四场硬仗”“五个专项行动”“夏秋攻势”“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实现新时代脱贫攻坚新担当新作为。
一是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农村 “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修好“最后一公里”的通组路建设,完成2017年、2018年116公里修建剩余的全部里程,解决群众的出行。
二是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抓好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101户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抓好2017年188户搬迁入住工作,2018年计划搬迁至五里岗87户411人以及计划申报新增175户共749人,让搬迁群众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三是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按照“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要求。按照“4421”产业发展规划部署,发展马铃薯4万亩、经果林4.5万,种草养牛2.3万余头,种植蔬菜1.5万亩,种植烤烟3000亩。
四是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全员培训,提高脱贫致富技能。深入实施医疗扶贫行动,加快实现贫困人口“四重医疗保障”全覆盖,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深入实施361户(四类重点28户)危房改造工作,同步实施“三化、三改、三治”,确保实现贫困群众住房保障和环境改善。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作贡献,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是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各项民生事务、生态发展等工作,确保脱贫任务如期完成,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向县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本报编辑整理)
龙街镇党委书记 赵英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结合到铜仁现场参观考察学习的体会,根据龙街镇实际,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龙街怎么干谈点感想:
学习体会。近两天的学习考察中,通过现场参观及工作人员讲解,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一项精细化的工作,同时感受到:因地制宜是前提、摸清实情是基础、基础配套是保障、群众参与是核心、产业助收是重点、干部到位是关键、脱贫致富是目的。
龙街镇脱贫攻坚存在的短板问题:“一多两难三缺四不到位”。
一多:贫困人口多;两难:群众观念转变难、干部作风转变难;三缺:缺基础配套、缺产业支撑、缺技术服务;四不到位:认识不到位、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追责不到位。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围绕制定的“75211”工程,即“7万亩马铃薯种薯种植(户均5亩)、5万亩经果林(人均一亩,其中核桃1.5万亩、板栗1万亩、樱桃1万亩、花椒1万亩、其他经果林5千亩。)、2万头牛养殖(户均2头)、1万亩烤烟种植人均1亩、1万亩蔬菜种植(人均1亩)”。着力做到:政策知晓再宣传、群众观念再转变、干部作风再强化、基础设施再完善、产业助收再找准、追责问责再落实。
通过努力,最终达到“五个起来”,即:民心聚起来、干部担起来、党群联起来、产业调起来、群众富起来。(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