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者:陈美群 时间:2018-11-28 阅读:461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记羊街镇双河村辅处小学涌泉班教学观察
记者 陈美群

涌泉班的英语课堂

同学们在学习“林波舞”
羊街镇双河村辅处小学涌泉班取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蕴含感恩奋进、拼搏向善,自强不息之意。
近年来,羊街镇党委政府、双河村支两委和辅处小学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重视感恩教育。2018年3月6日,双河村两委联合辅处小学将五年级(2)班设为试点班涌泉班,全班共有33名学生。
涌泉班作为试点班,区别在于老师的教学模式、评价学生模式、在校期间课余管理模式和家教管理模式的不同,而最大的区别则是注重感恩教育。
走进涌泉班教室,干净而整齐,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记者对学生课上和课余行为习惯进行了仔细观察。英语课上,老师的教学形式多样,有穿插游戏教学、有分小组讨论,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书声琅琅,课后检验发现教学效果明显。
在“加油课”上,老师教同学们学习“林波舞”,同学们配合得非常默契,团队意识感较强。
下课后,一名小男孩儿很自觉地蹲在操场上认真整理刚刚上“加油课”用的衣服和器材。
这名男孩是涌泉班的罗俊舒,据班主任谢德敏介绍,12岁的罗俊舒是班里转变最大的学生之一,刚转学到涌泉班的时候,他比较调皮且不爱学习,而现在的罗俊舒懂事、热爱学习,学习的进步很明显。
“我是上个学期从其他学校转到涌泉班的,以前老师和同学都说我调皮,自从我来到这个班,我很喜欢这里的老师,老师很爱我们,我自己越来越自信了,老师教我们要感恩祖国、感恩爸爸妈妈,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罗俊舒一脸认真地说。
涌泉班的孩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得益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老师引导教育学生的方式。
涌泉班54岁的数学教师朱昌玉感叹道:“我从教33年,以前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单一,更多的是注重教会孩子书本上的知识,但现在涌泉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觉得非常好,从原来单一的教学向多元化教学延伸,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帮助。”
涌泉班大部分学生都是住校生,班主任谢德敏不仅在教学中是一位负责人的好老师,在学生的生活中也成为同学们离不开的贴心人。
谢德敏介绍说:“涌泉班刚成立时孩子们的学习在全镇比较靠后,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很多不良习惯,通过近两个学期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们的转变确实明显。我们通过主题班会、实践活动、讲故事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孩子们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随后,记者向家长了解了孩子回家的表现,涌泉班龙鑫玉的爸爸对涌泉班的教育方式给予了肯定,同时也肯定了自己的孩子。他说:“孩子比以前更懂事了,现在回家主动写作业,帮家里做事,还会给我们打洗脚水,孩子的转变让我们做家长的很欣慰。”
辅处小学校长李威说:“我们学校在今年3月份明确了校训,‘明理向善’,就是希望孩子们能追求真理,做一个好人。现在10个班都有班训,学校的整体风气都在改变,现在这些涌泉班的孩子比其他班的活跃一些,思维也比较开阔,品德较好,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这些孩子的进步很大。”
据了解,辅处小学共有10个班420名学生,本学期其余的9个班也在践行涌泉班的教学模式,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校风、班风正引领着孩子们健康成长,不忘初心,感恩奋进。
“一个地方教育的发展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我们村支两委联合辅处小学成立涌泉班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们除了接受常规教育以外,还要进行全面性教育和培养。挖掘每个孩子的爱好和优点,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在学习中丰富青少年儿童文化生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性人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双河村党支部书记刘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