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1-29

辞“旧”迎“新”

作者:杨静 时间:2018-11-29 阅读:223


 辞“旧”迎“新”
——九三中学新课改促进教育新发展
记者 杨静


  威宁九三中学,原草海镇五里岗中学,始建于1989年,最初它只是一所默默无闻的乡级学校。直到2009年3月,在九三学社中央的倾情帮扶下,该校才摇身一变,成为了威宁的一所“明星”学校,并更名为九三中学。
  九三中学更名后,学校从管理制度、人事、教学方法都进行了改革,但“万事开头难”,为了能让学校办出好成绩、办出新特色,该校结合学校区域特点、学情动向,规划了新课程改革办学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该校是在2011年5月正式启动全校新课程改革的办学方向,经过全校师生多年的努力,该校的新课程改革办学办出了新亮点,办出了新特色。

舍弃“满堂灌”,实现新课改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在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之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以前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已经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现在学校进行的新课程改革,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孩子们在课堂上可以和老师一起讲,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堂课下来,真正做到了师生融合。”该校老师陈兰云说。
  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讲,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当谈到新课程改革对于自身帮助的时候,该校八年级一班学生李文浪这样说,现在的上课方式跟小学的完全不一样,老师上一半,我们自己再讲一半,不仅使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能快速记住知识点,还能提起我们对知识的探索之心,让大家不再感觉学习是累赘,而是快乐。
  九三中学之所以很快实现新课改目标,是学校全体师生不断努力的结果。
  “以前,我只会拿着课本在班上‘满堂灌’,没有注重学生到底有没有学到真知识。现在,我可以做到脱离课本上课,把自己肚子里装的知识灵活的教授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接受知识。他们成绩提高了,我作为老师才能为他们感到高兴。”陈兰云笑着说。
 
创新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厌倦、昏昏欲睡;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维持长久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九三中学从新课改开始之时,就主动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善课堂氛围。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时,会经常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是内容,使学生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除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九三中学在新课改中还注重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在学校成立30多个社团,通过社团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的老师会根据自己教授的科目,选择成立相应的社团,比如音乐老师会创立吉他社团和合唱社团,语文老师则会成立普通话朗读社团、诗歌社团、汉字拼写社团等。总之,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着想。”该校新课改负责人马红梅说。
  该校九年级四班学生夏明勇,读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吉他,但是苦于没有陪练,弹吉他的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提高,自他加入了吉他社团后,闲暇时间就和同学一起探讨,让他的吉他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学校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帮助,不仅让我在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不再死记硬背,还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我加入到学校的吉他社团后,吉他水平也渐渐提高了,算是真的全面发展了。”夏明勇笑着说。
  九三中学通过新课程改革,不仅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升学率方面也得到提高。近几年,九三中学初三毕业生的升学率排在了全县前列。
  “以前,我们学校考上威中的初三毕业生也就一两个,自从新课改后,每年考上威中的初三毕业生就有几十个,现在还有能有五六个考上毕节一中的呢。”马红梅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