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1-30

梁明国:从厨师到老板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8-11-30 阅读:216


   从山里娃到厨师再到餐馆老板,他用了13年时间;从偏远的大山到繁华都市再返乡创业,他说奋斗的青春最美。
  他叫梁明国,是么站镇大山村村民,如今的海边街道海边渔府农家乐老板。
  1985年出生的梁明国,从小在么站镇大山村长大。由于家庭贫困,梁明国打小就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高二那年,家里实在无法支撑梁明国继续求学,他不得不辍学外出谋生。
  2005年,梁明国到在云南省个旧当兵的二哥那里去寻找就业机会。梁明国二哥当时在部队是炊事员,做得一手好菜。梁明国被炊事班的生活深深吸引,决心自己学习厨师手艺,将来成为一个大厨。
  为了真正学到厨师的手艺,梁明国不惜借钱到新东方教育培训机构去系统学习,终于拿到厨师资格证,走上厨师这个行业。
  2006年至2012年六年间,梁明国先后辗转昆明、四川等地,在多家酒店、餐馆当厨师。
  2009年时候,梁明国已是昆明一家叫荷塘月色餐馆的厨师长,在行业内小有名气,工资也从最初的3000余元涨到8000余元。
  2012年,梁明国在昆明一家餐馆当厨师,保底工资3000元,再加上和餐馆老板分股份,根据餐馆利润提取分成,梁明国平均每月收入上万元。
  由于生意火爆,梁明国每天从早上天刚蒙蒙亮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常年超负荷劳动,使他感到筋疲力尽。
  “那家餐馆主打鱼火锅,每天店里要卖200斤乌鱼,120桌以上,每斤乌鱼以68元计算,每天收入就上万元。”梁明国说。
  生意太好,梁明国常常忙不过来,但餐馆老板娘逐利思想严重,客人来了就往店里招呼,从不管餐馆能不能容纳下客人,全然不顾梁明国能不能忙得过来。
  为了服务好客人,做好自己的品牌,梁明国向老板娘建议每天只能服务120桌,超过120桌就打烊了。这样一方面自己不至于忙不过来,另一方面也能保证火锅质量,不会打砸了自己的招牌。
  梁明国的建议,餐馆老板娘不但不同意,还责怪梁明国是拆台,放着大把的钱不赚。
  梁明国感到很委屈,也就是从那时起,梁明国暗自决定自己开餐馆当老板,自己掌握做厨的主动权。
  2013年初,梁明国返回家乡威宁,准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让更多人尝到自己积累多年的厨艺。
  梁明国利用多年来的积蓄和亲朋好友的筹款,再加上精准扶贫特惠贷贷款5万元,在海边街道租了一家100余平方米的商铺,进行精心装修、布置,总共投资40万元的海边渔府农家乐餐馆终于开始营业。
  这一次,梁明国的餐馆还是主打他自己最拿手的鱼火锅系列,他自己做的参鱼火锅是店里的招牌菜。
  “我们店的参鱼火锅采用乌鱼、草鱼、中华鲟等为原料,加以香菇、胡萝卜枸杞、大枣、党参等辅料。乌鱼要切成非常薄的鱼片,等火锅汤泛白,下锅六七秒即可使用,味道鲜美,清闲可口,深受食客喜爱。”梁明国介绍说。
  多年的厨师生涯,练就了梁明国独特的味觉。梁明国说,做好的一个火锅,你只要给他尝尝汤,这道菜用了哪些材料他都能准确说出来,并且丝毫不差。
  如今,随着草海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威宁餐饮业也迎来发展的春天。梁明国的海边鱼府也生意火爆,这次创业就让他大赚一笔。
  “就算是淡季,现在每月的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一年有上百万元的毛收入,带动当地10余名人员就业。”梁明国如是说。
  谈起下一步打算,梁明国说,他的目标是扩大餐馆经营规模,做大做强餐饮业,让更多人尝到自己做的舌尖上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