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威宁怎么干”大讨论
作者: 时间:2018-11-30 阅读:266
雪山镇党委书记 颜昌鸿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结合到铜仁参观考察的体会,根据雪山镇的实际情况,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雪山镇怎么干谈点体会:
学习先进,狠抓借鉴。两天的学习活动中,一路看、一路学、一路想,感触很深,一是 “一学二访三会四评”的四步工作法,特别值得借鉴学习,要在“学懂”上下功夫,保证政策不走样,在“走访”上全覆盖,不漏一户一人,在“群众会上”由群众民主“评困”,在“评议上”,逐户进行民主评议,确保精准。二是学到了“五改一化一维”工作思路。通过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电,硬化房前屋后和房屋维修,真正使“亮化”和“硬化”落地,让群众生活实现现代化,改善了人居环境。三是学到了“定学习教育清单、定精准脱贫计划、定干部任务目标、定党员岗位职责、定民主监督路径”五定工作法。通过本次的学习,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从而更加坚定信心和增强决心。
学习先进,狠抓不足。只有学习才有提升,只有对比才有差距,只有找准差距,认清不足,才能补足短板。通过考察学习,深入总结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的优势和不足,坚决打赢“夏秋攻势”硬仗。雪山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94户10310人,未脱贫1407户5009人,脱贫任务重。一是狠抓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全镇25个村(社区)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全镇“组组通”公路总数为315.07公里,截止目前完工199.056公里,剩余的116.014公里确保在春节以前全部完工;全面推进“三改”“三化”建设,“三化”已完成台账统计工作(串户路硬化65.4万平方米、院坝硬化26.8万平方米、房前屋后排水沟33.6万米),通过大力宣传,正在动员群众自发实施;加快完善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和“广电云”户户用网络建设,补齐水、路、网络通讯等短板。二是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十三五期间雪山镇易地搬迁共99户479人(其中贫困户81户396人),完成2016年34户174人的搬迁和旧房拆除工作(2户8人待选房),2017年35户174人完成抽房等前期工作,2018年搬迁28户122人等待搬迁。通过再摸底排查走访,统计新增搬迁农户243户1065人,将全力跟踪、帮助已搬迁户稳就业,确保“搬得出、有发展、能致富”。同时,做好未搬迁户的相关工作,提前谋划,提前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搬迁时稳就业。三是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短板,鼓起群众的钱包。结合雪山镇的优势,严格按照产业规划,全力让马铃薯、苹果和畜牧养牛三大产业迈上新台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大型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其他优势产业同步发展,真正鼓起农民的钱包。四是狠抓农村危房改造短板,提升“三保障”满意认可度。本次危房动态调整中,明确专人牵头,成立专班再次入户核查,确保危房全覆盖,坚决全面启动危房建设,全部消除危房。五是狠抓精准管理短板,补足精准漏洞。全面开展对已脱贫和计划脱贫户的大走访、大排查工作,确保贫困户相关信息的精准。六是狠抓干部建设,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加大对干部的学习培训,确保所有干部准确领会相关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让政策的落实不走样、不打折扣。同时,深入抓驻村干部、包村干部和结对帮扶干部的作风建设,让帮扶走访真情实意,宣传好政策,落实好帮扶措施,提升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
抢抓机遇,不负重托。现在我们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好县委政府的各项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县委的安排,抢抓机遇,结合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提前谋划今冬明春的农业产业调整,对存在问题逐一认真梳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按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示范区的建设添砖加瓦。(本报编辑整理)
大街乡党委书记 颜志
大街乡党委书记 颜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结合到江口县考察学习的体会,根据大街乡的实际,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大街怎么干谈点感想: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不拔高标准,不吊高胃口,制定具体标准,易落实。江口县紧紧围绕国家脱贫要求,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抓脱贫,有具体直观的评价体系,如有粮、有肉、有油;有衣、有被,有床、有柜为两不愁。结构安全、功能齐全即为住房安全,形象直观。没有形式的东西和花哨的内容。在操作过程中,既不偏离方向,又不舍本逐末,保障了起码的标准,让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
“学访会评”四步工作法简便易行有效。一是让干部队伍精准掌握脱贫政策精神,确保落实过程中不打折扣,不走样,加上县里制定统一要求,形成了一套既符合上级政策精神又结合江口实际的标准,工作中不朝令夕改,不盲目听从,做到了不折腾,不反复。先走访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再组织召开村民小组会,通过两者结合,提高了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群众的参与度,确保了精准和群众的认可。“评”则是在一学二访三会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比对、民主评议,确保了政策落实公开、公平、公正,不错不漏。
痕迹管理精简实效。在黑岩村参观时看到江口县“一户一档”仅有薄薄的六页纸,资料少而精准,减轻了基层的负担,让基层干部能留出更多精力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但我们的资料确实多了,且一些资料质量低,不能精准客观反映开展工作真实情况,无异于废纸一堆。江口的木结构房子改造也很值得借鉴。
农村环境整洁卫生、民风淳朴。进入村寨赏心悦目,简陋而不杂乱,清洁而不刻意为之,处处透露出勤劳朴实的感受。好的外观感受提升了脱贫的内涵支撑。
以事定人,保障有效。江口县结合村大组多的现状,把工作压实到村民组上,并实现每个村民组有3至5人参与脱贫工作。这与石门乡“十户一体”的做法相似,确保了落实政策相对客观,实施项目推进有力。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专门的社区党委和支部,确保了有专人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办事和对安置点管理,实现安置点管理常态化。
大街乡作为市级确定的18个极贫乡镇之一,得到政策资金项目的倾斜帮扶,在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上有很大变化。但短板仍然多、差距仍然大,任务依然重。下步将重点在夯实基层基础、打赢“四场硬仗”、引导转变观念上下功夫。既提升改善硬件设施,也重塑精神风貌。特别是当前,一是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做好已脱贫和拟脱贫人口存在问题的摸排工作,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确保真正脱贫。二是对照”五个专项治理”要求做好漏评、错评、错退人口的精准识别,确保不漏一户,不错一人。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让项目覆盖人群早受益、早发挥作用。(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