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2-04

“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威宁怎么干”大讨论

作者:本报编辑 整理 时间:2018-12-04 阅读:254


 县财政局局长 孔天寿〉〉〉

财政工作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今后怎么干?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尽锐出战,全力做好财政工作。
  一、全力加大收入组织力度,增强财政综合实力
  一是不遗余力地加强财源建设,厚植传统财源,厚积零星财源,厚养新兴财源,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强化收入调度,堵塞税收漏洞,防止税收流失,加强土地出让金收缴,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确保实现财政收入稳定持续增长。
  二是认真研究吃透各级各部门相关政策,抢抓机遇,积极协调各部门,做好资金项目的储备、筛选、申报工作,争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筹集更多资金,提升资金保障能力。
  三是深入开展涉农资金整合,放大财政涉农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效应。
  四是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力度,大力推进PPP项目,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益。
  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一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强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严禁超预算和无预算支出。
  二是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扎紧“钱袋子”。
  三是坚持支出有序原则,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针对性,压一般、保重点,全力保障干部职工工资正常发放、机构正常运转、民生保障资金及时兑现和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三、依法理财,着力强化财政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财政法制建设,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二是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着力提升生财、聚财、管财、用财能力,全力支持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
  三是推进绩效评价管理,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着力推进财政预算一体化建设,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管系统,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效。
  六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规范政府采购管理。
  七是进一步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提高财政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
  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认真做好一事一议项目,努力实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寨建设“五化”目标(即: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生活乐化)。并按照“资金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与交通、新村办资金整合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和村寨建设,进一步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多元化整合力度,集中资金力量,有效破解各自为阵、力量分散、效率低下的矛盾,实现资金的聚集效应、联动效应和优势互补,扩大财政奖补资金的投入效益,实现“一事一议”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
  二是认真做好农业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按照“以农为本、共同发展、市场主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发展思路,依托锁黄仓湿地公园、泰丰园花园酒店,黔韵紫海旅游观光、中农发蔬菜培育中心,雪榕集团香菇产业、中农发集团马铃薯原原种繁育中心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同心村等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我县草海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 “产业、生活、景观、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编辑整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刘安宁〉〉〉

  当前,全县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更加主动自觉地履行脱贫攻坚的重大政治责任,深入研究建筑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强指导督促,扎扎实实地抓好建筑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全县建筑企业紧紧围绕全县“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威宁怎么干”这一主题,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助推精准扶贫和企业发展联动使力,为我县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一、强化意识,做到对口帮扶
  掌握全县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培训需求等情况,切实做好对口帮扶。
  一要强化政治意识。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不断提升政治认识,更加自觉地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具体行动,真正把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
  二要强化责任意识。脱贫工作,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事实。我们要沉下心、真抓实干,不辞辛劳、不怕困难,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真正带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三要强化机遇意识。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建筑业的发展搭建了大舞台;贵州脱贫攻坚,为建筑业的发展带了来大机遇。为了脱贫攻坚,国家对贫困地区投放了巨额资金,这些投入,大多都是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企业一旦抓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就迎来了发展的大机遇。
  二、强化过程,落到实处
  (一)全面摸底调查。为帮扶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开展建筑技能培训,做好建筑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会同县人社局、扶贫办对扶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培训需求等情况。
  (二)开展技能培训。会同县人社局、扶贫办,以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为重点开展农村建筑劳务技能专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凡属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免费参加建筑劳务技能培训。确保有就业和培训愿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有一人取得一个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实现贫困劳动者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
  (三)拟定帮扶计划。凡注册在我县的总承包二级建筑企业每年不少于10人以上,总承包三级建筑企业每年不少于5人以上吸纳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劳动力就业。积极鼓 励支持在我县有经营项目的央属建筑企业及其他省外、县外建筑企业吸纳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劳动力就业。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出贡献的建筑业企业,在企业资质升级、增项等行政许可事项给予一定绿色通道办理,在评先选优、试点示范申报等事项给予优先。帮助指导好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房屋安全鉴定和改厨、改厕、改圈工作。扶持每个极贫乡镇组建1家总承包三级建筑企业或建筑劳务企业;扶持有条件的深度贫困村组建总承包三级建筑企业或建筑劳务企业。
  (四)强化监督考核。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吸纳贫困劳动力到建筑业企业就业,纳入企业诚信加分和评先选优考核内容。(本报编辑整理)

县审计局局长  洪梅〉〉〉


  县审计局紧紧围绕“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要求、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路径、围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围绕“统一战线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支持试验区改革发展”的依靠力量、围绕《关于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基层的意见》的目标要求及措施,结合审计自身工作特性,积极作为。
  一、深入学习。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的批示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和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进会精神,尽锐出战、务求精准,落实好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县委六次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一项极其重要、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把思想统一到"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目标上来。
  二、助推脱贫攻坚,做好脱贫攻坚资金跟踪审计
  对1个省级极贫乡镇和6个市级极贫乡镇开展深入扎实的扶贫专项审计,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摒弃一切与发展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审计工作中,要增强发展意识,支持干事的、激励会干事的、惩处贪污腐败的,努力创造良好的扶贫发展环境。审计部门必须依法审计,坚守职责,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开展好脱贫攻坚审计工作,让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三、助力绿色发展,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要求,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让绿色成为新时代最厚重的底色为核心,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中,树立大数据审计理念,创新数字化审计模式,加大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领域地理信息数据和相关业务、财务等数据收集、挖掘和分析力度,进一步推进资源环境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升大数据审计工作水平,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注重整改、确保实效
  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对脱贫攻坚审计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及时指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立即整改;对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规范,下发正式书面审计文书,制定整改方案,要求其限期整改落实,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有效解决,杜绝“屡审屡犯、屡犯屡改”。开展“整改回访”活动,加强对以往扶贫资金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促进问题整改到位,并依法公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总之,县审计局严格以“尽锐出战、务求精准”为总体要求,以“精准、安全、有效”三条主线为审计目标,为脱贫攻坚资金保驾护航。在脱贫攻坚审计重做到一手狠抓违法违规问题查处,确保资金、政策精准落地;一手狠抓扶贫领域问题梗阻,多提建设性的审计建议,为自治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参考,推动全县扶贫工作更好地开展。(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