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2-10

一路观风景象新

作者:李玉荣 雷迪 时间:2018-12-10 阅读:333


 一路观风景象新
——改革开放40年观风海镇发展变化侧记
本报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雷迪


沙子村普通村民家的新旧住房对比


观风海新集镇一角

  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的观风海,最好的关键词是“发展”“变化”。
 
★★集镇面貌大变样
 
  11月29日中午,暖暖的冬日阳光下,穿行在观风海新集镇102省道上,车来车往,热闹异常。街道两旁,楼房林立,商铺接二连三。商铺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餐馆旅馆一应俱全,衣食住行根本不用担心。农贸市场里更是热闹异常,买卖声不绝于耳……
  “这是今天的观风海新集镇一角。这样的景象,要是在二十年前想都不敢想,别说看得见。”观风海镇七里半村村民严健兴说。
  严健兴今年49岁,是地地道道的观风海人。他至今还记得,1995年,他家在102省不远处盖了一栋三间的石瓦房。那时候,102省两旁几乎没有房子。1998年,观风海镇政府大楼搬迁至省道旁,人们也开始在省道两旁建房子。随着集镇的发展变化,2007年,严健兴开始在102省道边上新建了一层的三间平房。严健兴说,在路边盖房的,他家算是很早的一家了。
  “然而发展太让人意想不到了。”严健兴慨叹。之后,人们陆续在102省道两边起房盖屋,集镇规模初显。为了跟上发展的步伐,2010年,严健兴加盖了二层,之后又加盖了三层。如今,严健兴的房子已经是一栋三层的楼房,屹立在观风海集镇上。
  让严健兴感到高兴的不止这些,他说,当初新建起房子的时候,一楼的门面租给别人做生意,一个门面2000元的租金,现在已经涨到4000元,单是门面租金,他一年就可以收到1.2万元。
  在观风海集镇,像严健兴这样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发展致富的人家举不胜举。
 
★★村庄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40年来,观风海除了集镇面貌大变化之外,村庄也不断旧貌换新颜。
  沙子村就是一个典型。11月29日,记者跟随镇村干部穿行在沙子村,一幅幅喜人的变化景象映入眼帘。
  通村水泥路上,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车子穿过;村子里,一栋栋二层三层的楼房不时映入眼帘,而曾经的土墙瓦屋,已成为过往历史的见证。
  在沙子村中营组,记者遇到了今年48岁的村民邓田忠,他刚刚赶集回来,明白记者的意图后,邓田忠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前的1976年,他家盖了一所土墙瓦房;2006年,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他从信用社贷款2万元盖了一所平房。从此他家告别了土墙房,住上了水泥房,比以前好多了。
  邓田忠家的发展变化,在沙子村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缩影。在沙子村,发展变化比他家大的人家很多。施云家就是一个典型。
  时值沙子村农贸市场赶集,街上人来人往,买卖声此起彼伏。走进施云临街的门面,里面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施云在他家三层的楼房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施云今年50岁,他告诉记者,2010前,沙子村102省道两旁,也就是现在的街上荒无人烟,到处是矮小的灌木和高大的树木,路边也只有几间土墙茅屋,没有什么像样的房子。
  2010年,施云在路边建了一栋一层的楼房开始做小买卖,当时货物品种少得可怜。
  2014年,他加盖了二层,2016年加盖了三层。如今,当年仅有的几种商品已经增加到上百种,收入也翻了几十倍。
  施云记得清楚,当年他在路边盖房子的时候,整个沙子村的农贸市场上,没有两所像样的房子,如今,放眼一望,到处都是楼房林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观风海经济社会大发展
 
  窥一斑可见全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观风海集镇和沙子村的发展变化,就可以探究40年来观风海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观风海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但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村庄旧貌换新颜,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产业发展生机勃勃,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满的。
  近年来,该镇立足打造一个“经济好、环境美、设施全、生态优、农民富”的宜居幸福小镇,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推进、同步发展”为核心,紧扣全镇发展目标,扎实推进“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发展战略,形成“1+5”的城镇带新村发展格局,即以镇集镇建设为中心,辐射形成沙子村野鸡坪农贸市场、果化烟草扶贫新村、勺口村马路丫口、勺口村农贸市场、白沙村秀水岔路口等五个点建设格局,将富有特色的新型小集镇建设同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小康寨建设、农村土坯房(危房)改造、村庄整治等有机结合,最大程度整合资源,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加快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前些年,观风海的人民群众只种植包谷洋芋 ,产业结构很是单一。近年来,我们按照‘宜烟则烟、宜蔬则蔬、宜药则药、宜果则果、宜薯则薯、宜畜则畜 ’的原则加快推进,大力调结构、促转型,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观风海镇党委书记刘仲文说。
  刘仲文告诉记者,单是2018年,观风海镇调减低产低效玉米种植面积9000亩,种植马铃薯3.85万亩;种植优质烤烟4869亩,收购烟叶121万斤,实现烟农收入1989万元;种植蔬菜0.77万亩,实现产值2.15万元;种植万寿菊种植1500亩,实现产值630万元;当归种植500亩,实现产值2830万元;依托恒大集团帮扶契机,在果化社区实施1000亩大棚蔬菜种植与海丰村400亩蔬菜大田基地项目,并投资600万元在果化社区建设占地20亩的中大型冷库,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镇紧紧围绕“四场硬仗”和“七大战役”任务,严格落实“五通四有”“四有五覆盖”,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具体要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全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
  2016年,观风海镇完成生产总值2.74亿元,同比增长13.22%;财政收入 2896.45 万元,增长 31.65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10元以上、增长13%。
  2017年,观风海镇完成生产总值3.08亿元,同比增长12.41%;全部农业生产总值2.55亿元,同比增长6.25%;财政收入 3284.65万元,同比增长 13.4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28元,同比增长12.4%。
  2018年预计实现镇域生产总值3.36亿元,同比增长9.09%;全部农业生产总值2.62亿元,同比增长2.74%;财政收入2044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25元,同比增长10.01%;
  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瞬间。然而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却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这红利是摸得着看得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