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2-11

一曲乌撒大地上的脱贫之歌

作者:陈武帅 许定华 时间:2018-12-11 阅读:307


 一曲乌撒大地上的脱贫之歌
——威宁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记者 陈武帅 许定华

  编者按:2018年,威宁在脱贫攻坚征程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弘扬“威宁精神”,在乌蒙大地一次次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坚决打好打赢“四场硬仗”,按照“八要素”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8年即将结束,全面回顾和总结一年来年全县脱贫攻坚战绩,是为了开拓创新,再创佳绩。即日起,本报将开设“脱贫攻坚战年终盘点”专栏,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度展现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绩,为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加油鼓劲。敬请关注!

  2018年,只剩下不到20天的时间;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也仅仅只有两年时间。
  回望2018年,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威宁,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150多万各族群众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威宁精神”,奋战在高原大地脱贫攻坚的道路上。
  这一年,威宁自我加压立下军令状:减少贫困人口6万人以上,3个乡镇“摘帽”、90个贫困村出列;
  这一年,威宁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坚决打赢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易地扶贫搬迁“四场硬仗”,不断提升153万余群众幸福指数;
  这一年,威宁“借助外力、激发内力”打响脱贫攻坚战役,把全县分成五个战区,尽锐出战,把脱贫攻坚战延伸到田间地头。

  掀起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发展致富基础条件
 
  12月8日,大雪时节,一辆银白色小轿车驶入板底乡安坪社区闫家冲子,车子沿着宽敞的水泥路稳稳地停在农家小院里。在浙江打工的村民闫光发高兴地打开车门,连连赞叹:“终于可以把车开到家门口了!” 
  “黑拖裸,石丫口,相隔不过一条沟,石头旮旯路不通。”这句顺口溜道出了板底乡安坪社区闫家冲子黑拖裸多年来没有通寨路的现状。
  据安坪社区居民闫光发介绍,黑拖裸是安坪社区最后一个没有修通公路的自然村寨,以往村民出行时就沿着一条干河沟走,拖拉机和摩托车也是沿着坑坑洼洼的河沟前行,然而每逢雨季山洪袭来,这条唯一的河沟路也无法通行。
  在外面打工挣到钱的闫光发几年前就买了小轿车,逢年过节回来车子开不到家门口,只有停放在几公里外的地方。
  正是威宁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实施“四场硬战”,才让威宁许许多多像闫光发一样的群众享受到了便捷的出行。
  据悉,今年以来,威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号召,重点推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这“四场硬仗”。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威宁规划实施主骨架路网项目1761公里,完成总投资51.54亿元,全县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项目5326公里,2018年全面启动实施4111公里。
  在产业扶贫中,威宁种植马铃薯180万亩、蔬菜28.6万亩,新增苹果种植17万亩、各类经果林种植76万亩,完成中药材种植9万亩,发展肉牛养殖23.2万头。
  在教育扶贫中,威宁积极推进易地新建威宁民族中学、八中改扩建工程,启动实施教育改薄工程13个,建立完善从学前到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全程资助体系,确保“应助尽助”。
  “我们按照省委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要求,今年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库存危房改造3.5万余户,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8488户 ,启动实施危房改造完成3.5万余户。”威宁自治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说。
 
  打响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围歼战——着力解决打通群众发展致富瓶颈
 
  9月6日,全市农业项目建设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夏秋攻势”现场观摩会在威宁召开。
  这是对威宁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肯定,也是对威宁脱贫攻坚再出发的新期待。
  在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中,为了打好这场围歼战,威宁把全县分成东南西北中五个战区,县委四大班子领导出任战区指挥长,全县领导干部凝聚力量,尽锐出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召开誓师大会,把脱贫攻坚战场延伸到乡镇、村寨、田间地头、农家庭院。
  在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中,一大批群众在各级部门的帮扶下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了脱贫摘帽,过上了幸福生活。
  浦四巧站在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阳光馨区自家住房的院坝里,看了看眼前高大的楼房、宽敞的公路,她感慨地说幸福来得太快,像做梦一样。
  一年前,浦四巧还在海拉镇黑多村岩脚组居住,那是个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当地群众形容这里:山高坡陡石头多,种一坡来收一箩。
  特别是每年夏天雨季,看着咆哮奔腾的江水,看着牛栏江上进出村落的那根光溜溜的“溜索”,浦四巧做梦都想离开这个地方。
  在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让浦四巧一家从海拉搬到了五里岗,实现了从“农民变市民”的华丽转型。
  黑石头镇陆坪村浦仕飞也和浦四巧一样,享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坡陡地皮薄,庄稼长不出;房子悬崖上,兔子难进来。”这句顺口溜道出了陆坪村艰苦的生存环境。
  但许多群众故土难离,舍不得搬出大山,就算搬出大山也不愿拆旧房。
  “浦哥,你看都已经搬到安置小区了,人都搬来城里住下了,旧房不拆除也有安全隐患,还是拆了省心吧。”这是黑石头镇陆坪村驻村干部朱凡杰第10次到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浦仕飞家动员拆除旧房,最终说服浦仕飞配合拆除旧房。
  ……
  11月16日,在威宁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威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讲话掷地有声:“全县上下要在认识上再提高,打一场破釜沉舟不胜不休的攻坚战;要在保障上再加强,打一场整体联动分进合击的攻坚战;要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和‘威宁精神’,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借助外力推动发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插上发展致富的翅膀
 
  “我们村200亩红心猕猴桃,全部通过电商销往广州、浙江等地,亩产值超过3万元,辐射带动了107户贫困户脱贫摘帽。”龙场镇边沿村党支部书记徐国祥高兴地说。
  近年来,威宁把农村电商作为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全面实施“突围解困”助力脱贫攻坚。
  威宁苹果、马铃薯等农产品,依托微信、QQ等平台,与全国各地收购商联系销售,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销售,搭乘上电商平台的“直通车”,进入了全国各地的千家万户。
  今年以来,入驻威宁贵农网“电商孵化基地”的22家合作社生产的党参、芸豆、苦荞、火腿、土鸡蛋等农产品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共计3万余笔,金额1.02亿元,直接带动85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户均增收2600元以上。
  与此同时,威宁整合县以下物流快递资源,建设50个代发代收点,组织421个电商服务站组建了60个“贵农网”乡村物流加盟点,采取“分层集散,分级转运”等方式,解决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此外,威宁在县城7个农贸市场建“贵农网”果蔬直供配送站,合作社的马铃薯、蔬菜等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山货进城难题逐步得到解决。
  不仅如此,恒大集团帮扶、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等等,威宁正借助外力实现脱贫致富快速发展,一个个企业落地生根带动一大批群众走上脱贫快车道。
  据威宁扶贫办负责人介绍,恒大集团自帮扶威宁以来,已无偿投入13亿元扶贫资金,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等措施,帮助全县16万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广州市通过输送引进一批优强企业落地威宁,投资额达30余亿元,提供了2600余个就业岗位,形成了“企业对接、产业互补”的帮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