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2-11

技术革新助推苹果产业升级

作者:陈美群 唐爱梅 时间:2018-12-11 阅读:313


技术革新助推苹果产业升级
——牛棚镇新山村龙山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苹果基地见闻
记者 陈美群 唐爱梅

 
工人正在组装喷头


工人正在苹果基地安装喷头


技术人员正在开展冬季剪枝

11月7日,虽正值大雪时节,但天空放晴,暖意融融。记者来到位于牛棚镇新山村的威宁县龙山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苹果基地,探访基地建设情况。
  在苹果基地里,记者看到,一片挨着一片的苹果林脱去绿装静立在基地里,正在积蓄能量等待来年春天再发新芽。30余名工人正穿行其间,有的工人忙着开挖布置管道的沟渠,有的爬到苹果树上穿拉管道,有的则忙着安装喷头,有的在进行冬季剪枝,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新山村光照充足、温差大,但春季降水量小且不稳定,容易缺水,要发展壮大苹果产业,保证丰收的话,就必须解决春季缺水这一问题。合作社在整个果园内建设半自动管道喷灌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突破自然条件的桎梏,确保在春季缺水期为苹果树提供充足的水源。”合作社负责人曹杰说。
  正在基地里指导工人安装喷灌系统的技术人员陈昌说:“这个喷灌系统覆盖面积大,浇灌均匀,保证苹果生长期需水量的同时,还便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此外,我们还在林下种植辣椒、绿肥等,水浇灌之后,促进这些林下作物快速腐蚀,当作天然肥料使用。” 
  据了解,威宁县龙山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苹果基地于2010年建设,种植乔化苹果800余亩,目前已有300余亩进入丰产期,预计明年整个果园将全面迎来丰收。由于牛棚镇阳光充裕,气候适宜,基地生产的苹果个头大、颜色鲜、糖分足,吃起来香脆可口,酸甜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苹果产业的发展,为新山村当地农户的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正在安装喷头的村民郑宝珍告诉记者,她已经在基地里打了五六年工,每个月有2000余元的收入。
  郑宝珍有两个骇子正在上大学,家里经济负担重,她和丈夫常年在村里打零工供孩子上学。
  “活很轻松,平时就负责除草、施肥,苹果成熟的时候负责摘苹果。”郑宝珍高兴地说。现在,郑宝珍和丈夫都在基地里务工,两人的收入比以前稳定了许多,除去每个月给孩子寄生活费外,还能剩下一些钱用于生活开支,日子比以前殷实了许多。
  在基地里,随处可见上了年纪的老人、尚在哺乳期的年轻母亲、中年人……一派繁忙的景象。据曹杰介绍,基地平均每天的务工人数为40余人,农忙高峰期可达到70余人,工价为每人每天100元左右。
  曹杰说:“以前苹果的年产量得‘看天’,如果春季降雨量多,苹果长得好,这一年的辛苦就有回报,现在我们建设半自动喷灌系统,淘汰了传统浇灌方式,充足的水份可以保证苹果的年产量,提高收入,为整个苹果产业的升级发展奠定基础。”
  据了解,今年该基地苹果产量达40万斤,上等优质苹果可卖到8元1斤,最低等级的苹果也能卖1.5元1斤。
  近年来,新山村按照“建基地、抓规模,创品牌,促效益”的发展思路,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苹果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新山村的支柱产业,撬动了整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