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商 新未来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8-12-11 阅读:280
新电商 新未来
——威宁创新举措发展电商产业侧记
记者 李玉荣
立冬时节,走进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电商产业园内的创客中心,一幅幅繁忙的发展景象映入眼帘。在威宁益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员工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有的盯着电脑接单,有的在接打电话,有的在挑选农产品进行包装。
“我之前是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老师,后来看中电商市场,辞职做农村淘宝。之后考察了创客中心,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平台,于是2017年9月,通过争取正式入驻创客中心。目前我们组建了以农特产品销售为主的专业运营团队,在阿里巴巴淘宝网注册了‘浓忆甜源’店铺,销售以火腿、洋芋、苹果、核桃、板栗、芸豆等为主的威宁农特产品。我们还积极对接京东、苏宁易购和本土比较成熟的第三方平台销售农特产品,现在公司信誉度提高了,生意越来越好。”公司总经理李臣果说。
这是威宁电商产业发展的一个成功缩影。截至目前,由于威宁电商发展风生水起,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国最佳营运县域”“毕节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这个成绩的背后,是威宁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电商的结果。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建设
在电商发展中,县委政府从领导机构、电子商务示范建设、企业扶持、项目资金管理和监督、中央财政补贴专项资金使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流通标准、电商扶贫、电商三年发展规划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确定了全县发展电商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促使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稳妥、有序、有效开展,为推进全县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
成效显而易见。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120个、农村淘宝淘帮手服务点317个,贵农网乡村电商服务站421个,转型14家农村淘宝店升级为天猫优品店,实现村级电商服务全覆盖;引进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贵州电商云等10家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威宁,发展电商企业34家,发展物流快递企业16家,全县设置物流网点285个,截至目前,全县39个乡镇(街道)快递配送100%全覆盖;威宁电子商务带动农业产业示范基地12个,解决20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3.4万人增收致富,其中贫困户890户3560人。
加大财政扶持,上马再扶一程
电商是新鲜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为此,威宁一方面用活用足上级关于电子商务产业的相关政策资源,积极争取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银行贷款贴息等各种补贴资金,为电子商务产业尤其是在全国、全省技术领先的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具有成长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风险投资。
多措并举,促进产业集聚
在电商发展中,威宁充分利用自建网络平台,搭建淘宝、京东等优势资源,优先保障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
此外,鼓励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其它社会资源参与互联网产业载体建设,形成投资多元、服务专业、市场运作、功能齐备、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的载体布局。
强化人才培训 夯实发展基础
威宁依托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威宁职校的本地学校的人才资源,瞄准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国内互联网新兴潜力企业、高端人才和团队,重点引进互联网核心技术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
同时,搭建移动互联网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人才引进、培育等提供专业服务。
此外,加强与高等院校、产业联盟的合作,完善互联网产业人才支撑体系。
截至目前,累计培训78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33人,带动在校大中专学生创业就业70人,带动直(间)接创业就业1167人,培育网商70个。
开展示范试点,强化引领发展
在发展中,威宁聚焦“电商+”关键环节,组织实施一批基础好、成效高、带动效应强的项目,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着力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鼓励开展“电商+”试点示范。
截至目前,威宁获得了“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国最佳营运县域”“毕节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就是最好的诠释。
强化基础支撑,健全发展体系
健全农村电商支撑体系,加快电子商务向农村乡镇发展,是威宁电商人的努力所在。
为此,威宁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邮政农村便民服务站、农村供销网络等流通网络资源,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搭建共同配送信息服务平台和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流通渠道,解决农村地广人稀,配送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等问题,真正实现电商惠民,实现“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创业不出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此外,威宁以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为依托,构建智慧园区服务平台,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效能,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和增值服务。
同时,威宁还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试点,选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潜力大、配套条件比较完善的产业集聚区,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开发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
加强本土平台培育,扩大网商规模
本土平台是发展电商的后起之秀。
为此,威宁组织开展对全县电子商务基本情况调查,重点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工业品、旅游等产业发展规模及特色产业市场覆盖面、市场占有率,以及从事电商的企业、人员、重点网销产品、交易额、本地网购金额等情况进行摸底,以加快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培育,扩大网商规模,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在茶叶、蔬菜、水果、火腿、荞酥、马铃薯、中药材、畜(禽)、旅游等领域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强力带动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快“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
加强大数据企业培育,提升融合发展质量
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为此,威宁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促进核心竞争力升级,加快壮大物联网、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业态,优化实体经济结构,提升融合发展质量,加大对现有大数据企业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