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2-12

猴场镇:“高速”过家乡 致富更有望

作者:沈光勇 文旭 时间:2018-12-12 阅读:247


   “月亮出来月亮黄,都香高速过村庄。发展产业更便利,脱贫致富更有望。”一首山歌,唱出了猴场镇群发社区村民盼发展、盼致富的热切夙愿,并唱出了高速公路过境家乡的喜悦心情。
  俗话说得好,“产业兴则路先行”,路修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都香高速威宁段通车在即,沿线村民喜上眉梢。
  走进猴场镇群发社区,暖阳高照,呈现在眼前的,一边是崭新的都香高速,一边是欣欣向荣的美丽村庄。
  康兴一家就生活在都香高速公路旁边,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他们一家和往常一样,正忙着烧菜做饭,准备着一顿丰盛的午餐。客人突然造访,让热情而怯生的康兴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
  他放下了手中的活路,笑脸相迎并主动与大伙打了招呼,并领着大家走进了他家的三层小洋楼,寒喧起了当时搬新家、住新房的点点滴滴。
  “康大哥,你们一家搬进新家多长时间了?”记者问。
  “年头年尾快两年了。”康兴说。
  “以前有没有想过,自建一栋这么漂亮的大房子?”记者问。
  “想是想过,但手里一直缺钱,盖不起嘛。幸亏高速路从村子里过,征收了我家的老房子,让我建房子的计划提前了。”康兴说。
  康兴所说的高速路,就是都香高速公路,他们家是都香高速公路建设的拆迁对象。谈起拆迁他笑着说,虽然有些舍不得,但高速公路的建设对自己、对大家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不愿意也必须大力支持。
  “在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之初,有没有产生过不愿意拆掉老房子的想法?”记者问。
  “当时听到要修这条高速公路,心里挺高兴,后来又得知设计路线要从我家房子上过,心里还是过不了这道坎,因为难得在农村建一间房子,哪个舍得拆?”康兴说。
  后来,通过当地政府和村两委的劝说,上门做思想工作,康兴自己也经过了反复思考,最终决定拆除旧房,让道高速建设。
  “只要这条路修成了,我们进进出出也就方便了,再说征拆费也够选址重建。因此我特别支持高速建设,进城出远门都要节约很多的时间。”康兴说。
  舍小家,顾大家,用康兴一家的损失,为大家换来的是便捷、是幸福、是发展。康兴乐呵呵地说,以前进趟城要几个小时,现在才要几十分钟,省时省力不说,而且还安全了很多。
  “像以前去一趟水城,去一趟威宁,特别是去威宁,一到这八九月份,雾大,根本看不见,现在修起这条高速公路,最多50左右分钟就到了,相比一下还是好多了。”康兴说,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大家,出行方便了,确实是好事,而且发展的门路也多了。
  “修好这条路之后,肯定会对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何利用好这条路,你以后有什么打算?”记者问。
  “现在,高速路也修通了,我自己也买得有车了。下步,准备种点花椒、苹果等,并在花椒树下养点鸡拉出去卖,到威宁50左右分钟,到六盘水20分钟,太方便了。”康兴说。
  群发社区副主任赵昇告诉记者,都香高速的建设,最受益的就是老百姓,像康兴一样,社区的老百姓不仅生产生活方便了,就连发家致富也走上了快车道。
  “这条高速的建设,涉及我们村老百姓有200余户700余人,其中征地拆迁的有123户563人。修好这条高速路后,对于我们社区的苹果、花椒、蔬菜等产业很有拉动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方便快捷地运出去,省时又省力,对于脱贫攻坚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增强了我们的信心。”猴场镇群发社区副主任赵昇说。
  近年来,猴场镇的交通不断完善,一条条通村路、通组路已是老百姓的产业发展路、脱贫致富路,而作为贵州高速公路网规划“6横7纵8联”重要组成部分的都香高速,更是成为当地老百姓经济发展的主骨架、大动脉,其建设不仅让大家住进了小洋楼、开起了小汽车,还迎来了新发展、过上了新生活。
  据了解,都香高速威宁段第八标段从猴场镇穿境而过,境内主线全长8.5公里,户通6.8公里,途经6个村(社区),惠及农户1800余户。
  在都香高速修建过程中,当地老百姓通过投工投劳、土地征收等切实增加了经济收入,他们在搞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极大的实惠,实现了出门有车乘,上路能省时,运输降成本。
  猴场镇将充分借助都香高速这条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完善农村循环路网建设,切实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带农致富。
  “下一步,我们镇还将利用好全镇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区域气候,广阔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空间,用好用足都香高速这条大动脉,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组组通、三化工程等毛细血管路网建设,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规划布局,促进猴场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猴场镇副镇长王怀亮说。
  同时,该镇还将坚持质量兴农、特色兴农,扎实抓好山地特色农业,强力推进苹果、花椒、核桃等经果林种植及其它“短、频、快”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带领全镇广大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