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组通 “财路”通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8-12-14 阅读:277
组组通 “财路”通
——威宁打通农村交通瓶颈“最后一公里”侧记
记者 沈光勇
12月11日,云贵乡平原村普车组的村民很高兴,穿村而过的组组通公路在浓雾里渐渐消失在村庄尽头,一直通向山外的世界,家里的农用车不再如往常一样寄停在路边的人家了。
“记起家乡的发展变化,还在像做梦一样,前几天还在组织人手打路,现在却通车10多天了,进出方便极了。”该乡平原村普车组村民周红卓说。
当地村民聊起当时打路的场景时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混凝土罐车、小型挖掘机等重型设备来回穿梭的画面还清晰地留在脑海里。
“平原村‘组组通’项目建设,是由我负责修建的,全村路面长22公里。自2月份动工以来,历时280多天,己经全部完工。”云贵乡兴云合作社负责人王清元说。
在“组组通”建设过程中,云贵乡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结合全县路网规划和农村发展实际,科学编制通组公路项目库,将资源集约利用贯穿始终,采取“整村推进”方式加快实施,优先支持深度贫困村率先实现“组组通”硬化道路。
据了解,云贵乡“组组通”项目共有151.5公里,现已全部启动并完成路基建设149.8公里,完成填隙层133.6公里,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100余公里。
然而,云贵乡修建“组组通”公路的情景,却只是威宁39个乡(镇、街道)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日前,在乌蒙腹地深山里,处处都是主战场,人人都是参与者,破解交通瓶颈、决战深度贫困的号角吹响在每一个“组组通”建设作业点上。
今年以来,威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的决策部署,着力在抓摸排、编规划、推建设、做融资、强督查、重监管、搞验收等方面施力用力,有力有效推动了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
据统计信息显示,威宁今年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计划任务数4077公里,截止目前完成路基开挖 3899.351公里,完成路面2715.291公里,完成投资12.28亿元,总体形象进度75.31%。
工作中,县委政府把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站在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加快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当作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列入督办的12件民生工程和“六大战役”之一,并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听取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情况汇报,调度进展情况,解决有关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同时成立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攻坚队,形成县委分片督促督导,政府分片具体实施,交通局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建监理组的工作格局。每条路均明确一名乡镇科级干部、一名包保干部负责质量、安全、进度等监督,并督促各涉及乡(镇、街道)与中标企业、劳务班组签订三方协议,层层压实责任。目前,共投入施工班组239个,设置750型拌合站163个,新增临时砂石料场27个,与50家合法砂石料场签订供应合同,按“保本微利”原则供应砂石料支持“组组通”公路建设,积极协调县内水泥企业,采取“甲供材”方式为“组组通”公路施工单位统一采购水泥。
同时,威宁还通过询价招标从云南省昭通、宣威采购大量水泥用于项目建设。协调爆破公司按9800元每吨提供火工服务,有效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
在质量监管方面,威宁严格转序管理,重点把控基层压实、砼拌合运输浇筑等重点工序,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项目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提交《开工申请单》,在项目路基完工后提交《路基基层验槽记录表》《工程量现场签证单》《中间交工证书》,由乡镇(街道)监理组、交通局驻点技术员、包路干部、村组干部、施工单位签字认可方可进行路面施工。同时,严把交工检测验收关,严格执行质量检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并对每个完工项目统一模式制作“质量责任终身制公示碑”,将3个包路干部和交通局技术负责人予以公示,并将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纳入包保干部,在施工现场旁站监督,组织义务监督员参与管理和监督。
此外,威宁还加强了“组组通”公路建设宣传培训,印发了《监督管理须知》手册5000余份、《监督手册》6500份,将县领导、交通局片区包保班子成员、责任人、技术员联系电话予以公示,给各乡镇(街道)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义务监督员制发具有明显标识的背心、遮阳帽1500套,确保“组组通”公路建设监督到位、保质保量完成,为全县人民群众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