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绍文一家“进城记”
作者:马召凤 卯龙艳 易忠勤 时间:2018-12-17 阅读:257
在威宁版图上,移民搬迁是一次场面浩大的迁徙。迁徙队伍里,一户户人家怀揣着从此改变一个家庭命运和生存现状的憧憬,从大山里拎着大包小包的生活物件,从步行到拖拉机再到大巴车,辗转几次,来到县城。
等到搬迁工作全部完成,威宁12671户人家62399人将永久告别大山,住进县城的新房子,慢慢融入这个城市。作为庞大搬迁队伍里已经搬进新家的4760户人家之一,陆绍文家的故事是那么普通,而纵观整个搬迁队伍,无数和陆绍文一样的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生活转变,这个普通的故事却因为反映着6万多人的生活变迁而不再普通。
陆绍文一家所在的黑石头镇陆坪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地处偏僻,距离县城单边150公里。村子散落山沟里,抬头见天,低头是一条流往牛栏江的小河。
12月3日,陆绍文一家选定了搬家的日子,将要告别大山。
“整组搬迁,2020年以后,我们这里将会是一片没有人的荒山。” 陆绍文一家忙碌着收拾东西,今天是他们一家搬进城里的日子。
在这片山里生活了55年,陆绍文说,他们过着一种和山“抢资源”的生活。与山争土地,争路……把不断被山体塌方覆盖的路面挖开;在山高坡陡无地可种的山上开垦;在越来越光的山上寻找木柴……
路不通,村子里的各种建筑材料只能用双脚运送。孩子读书,要翻越陡峭的高山,父母心焦,只要一个不注意从山上滚下来,只能到沟底去找孩子的尸体。村里人还记得,曾经有一个60多岁的放羊老头,赶着羊群从山上过,一阵大风扑打过来,他就这样掉下山崖结束了生命。
在陆坪村,我们能看到一些不可思议却又在当地习以为常的事情。
“挂在天上的烤烟。”同行的同事形象的称那些种在陡峭高山之上的烤烟。烤烟地坡度极大、来回要三个小时左右,零零散散分布在山坡山。无论是种还是收,这绝对是一个费力的工程。然而,因为这里地少,人穷。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却又真实地存在。
沿途,我们也看到一些已经不再种上庄稼的坡地上长满了荒草。
“那是去年搬进城里的人家的地,只要人不种,土地很快就成荒坡了。”陆绍文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自家房子周围的那些土地,地里长着萝卜。明年,这里也将长满荒草,融入大山之中。他们一家也早已告别这片土地,摆脱了用毛驴运送大米,用木柴取暖的日子。
毛驴和摩托车是村子里主要的两种交通运输工具。年纪大的人牵着毛驴在山路上走,年轻人从外面打工挣钱回来,买了摩托车也骑着在山路之间来回穿梭。崎岖的毛路成就了当地年轻男孩子“高超”的摩托车技能,尽管路面狭窄而陡峭,他们仍能稳稳当当骑着摩托车把一袋大米运送回家。
对于陆绍文来说,最难的还不是要跑到20公里远的岔河把米和油盐带回家,而是上山找柴火。煤炭在他们这里是一个奢侈品,很少有人家用煤炭取暖,大多数时候用的是木柴。烧火做饭和取暖全部用木柴来完成,因为山路不通,买煤炭拉不进来,毛驴运输供应不上家用,当然,也因为穷。(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