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锁二兵支持高速公路建设的故事
作者:卯龙艳 时间:2018-12-24 阅读:196
再次见到锁二兵,他已经带着一家老小从都香高速威宁段中水镇上寨特大桥桥下40平米不到的由水泥砖、石棉瓦搭的简易房里搬了出来,一家人住进了刚建好的二层楼房。面对记者,锁二兵细细讲述了过去3年,在都香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他支持高速公路建设的故事。
2015年,11月5日,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威宁段项目建设启动大会召开。
2015年11月底,中水镇都香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全面推开,锁二兵家居住的房屋,位于上寨特大桥的必经路上,拆迁势在必行!
“国家要修路,那就拆!”这是锁二兵的想法。
锁二兵的父亲在上寨村当了三十多年支书,三十多年里,锁二兵每天看着父亲为村里的事情忙碌奔走,自己也耳濡目染,知道许多国家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困难,而且国家修路搞建设为的是老百姓,所以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支持拆迁。
锁二兵说:“国家修好路,方便的也是我们老百姓啊,怎么能不支持。你看我们村,近些年来,通村路修好了,通组路打通了,走了几十年的泥土路变了样,小轿车、货车都能开到村里来了,以后高速路通车,我们去昭通、去昆明、去威宁又节省时间又方便,得实惠的是我们老百姓”。
修高速路拆迁房屋锁二兵二话不说就选择支持,可锁二兵的妻子马玉兰选择了站在他的对立面。
“谁敢拆我家的房子,除非连我也一起挖了”。2015年年底,拆迁队到锁二兵家拆迁房屋时,马玉 兰跑上屋顶就不下来,直言要和老屋“同归于尽”,拆迁队无计可施,妻子的思想工作还得锁二兵来做。
把妻子从屋顶劝说下来后,锁二兵详细给妻子说了修通高速路的好处,接着又和妻子详细说了拆迁补偿,妻子的情绪才慢慢稳定。
锁二兵家的房屋是上寨村第一户被拆的,眼看住了几十年的房屋在挖掘机的铁臂下轰然倒塌,锁二兵的心里也有许多不舍,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不能慌乱。
由于他在拆迁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村里、镇上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打算请他一起给上寨村的其他村民做思想工作。
“当时挖机在挖,我和几个娃娃在一旁流泪”。马玉兰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这样说道。
老屋被拆后,锁二兵一家在上寨特大桥的桥墩下用水泥砖和石棉瓦搭了一个简易房作为临时住处,40平米不到的地方,既要住人,还要腾出地方作为牛圈,每逢下雨天,雨水直往家里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年,直到2017年年初搬进新修的楼房才结束。
期间,锁二兵抓住时机到18标项目部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高速公路上学着扎钢筋、砌挡墙、挖边沟,慢慢掌握了一技之长。
“俗话说‘鸡有鸡路,鸭有鸭路’,就算土地征收了,房屋拆迁了,只要不闲着,一家人也饿不着。”这是锁二兵常说的一句话。如今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他不仅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学到很多的建筑工程技术,而且还当上了小老板。2016年,锁二兵拿出一部分拆迁补偿的钱买了一辆装载机,带着20多名村里的邻居和邻村的村民一起到高速路上打工挣钱。
“现在主要是带着工人在烟堆山那里负责收费站的挡墙和排水沟修建,我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基本都在5000元以上”。锁二兵介绍道。
马柱仙跟着锁二兵打了快一年工了,工钱按天算,每天100元,主要负责拌砂和运砖。她告诉记者:“现在算起来每个月少说也有2500元的收入,工作虽然苦点、累点,但是离家近能照顾到家里,挺好的。”
现在,锁二兵的两个儿子先后已经成家,也添了两个孙子,儿子们在外务工挣钱,锁二兵自己也能挣钱,马玉兰种着剩下的4亩多土地,每年也有不少收入,一家人住在新修好的大房子里,富足安逸。锁二兵常常说,如果不是高速公路拆迁,自己一家现在肯定还窝在老房子里天天在4亩土地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下一步,锁二兵打算带着跟他一起做工的工人在周边找建筑施工工程来做,带着大家一起挣钱致富,“我还和修高速路的领导商量,等他们把威宁的工程做完了,以后去哪里修路,有适合我们施工队施工的地方可以喊我们。我想尽量多找些事情来做,自己挣钱的同时,跟着我的工人也能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