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走出“牛”场长
作者:易忠勤 陈瑜 吴长金 唐本黄 时间:2018-12-25 阅读:227
大山里走出“牛”场长
——恒大就业扶贫助力威宁群众脱贫小记
通讯员 易忠勤 陈瑜 吴长金 唐本黄

马飞正在观察安格斯牛的生长情况
威宁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也是毕节市最贫困的县区之一。
2017年5月,恒大开始整市帮扶毕节,无偿投入110亿元扶贫资金,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帮扶全市1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稳定脱贫。
同年7月,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恒大第一期吸纳就业培训班在威宁顺利举办,从此一批批贫困学员毕业后走上了新岗位,开始了自己崭新的人生,第一期学员张船江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23岁的张船江来自秀水镇高峰村,家里除了爷爷奶奶外,还有一个正在贵州民族大学读书的哥哥。由于父亲很早就过世了,母亲也随之改嫁,家里的生计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操持,日子过得很艰苦。不幸的是,哥哥又因病休学两年,不菲的医疗费再度加重了家里的负担。
一心想帮助家里改善困境的张船江,正好听到了恒大帮扶威宁吸纳就业培训的宣讲,主动报名参加了培训,由于表现优异,张船江被推荐至恒大援建大方县安格斯牛第一育种场里工作,负责开铲车为牛儿们运送青贮饲料。
“在一育干了差不多一个月后我就转正了,工资也涨到了4000元”,张船江介绍道:“这个工资在我们这边已经是非常高了,而且还不用像在外打工那样有吃住方面的开销,我们场里是包吃住的。”
不仅如此,肯学肯干的张船江很快就成为了公司的储备干部,并于今年5月调至恒大援建大方县安格斯牛第八育种场,很快便升为场长助理,工资也再次大幅提升。
“不仅是我,我们威宁来的这一批4个人现在都成了储备干部,有的还成了实习场长哩!”张船江骄傲地说:“现在我哥的学费都由我负责了,每个月还能给爷爷奶奶寄点生活费回去,等我学好技术后,也回威宁办个养牛场!”
在恒大援建大方县安格斯牛第六育种场里,年轻的实习场长马飞正在检查牛儿们的生长情况,他正是张船江口中的做到实习场长的威宁小伙伴。
马飞和张船江是同村的老乡,在得知张船江通过恒大吸纳就业培训后进入了安格斯牛育种场工作后,马飞随后也报名并被顺利推荐到第十一育种场工作。
“来这里之前我在浙江的一家皮革厂打了一年工,每个月只有三千多元,还不包吃住,一年下来根本存不上钱”,马飞回忆道:“后来我听说了恒大扶贫,就回到了家里,培训后来到了育种场上班,从饲养员一步步做起,今年11月调到了第六育种场做实习场长,工资也涨了不少,现在我两个月的工资就比之前一年种地的收入都高!”
家有五口人的马飞是老幺,父母、哥哥都在家务农,靠种地的收入仅能勉强糊口,现在马飞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薪资,一家人已逐步摆脱了贫困,未来可期。
年轻、朝气、好学又勤奋,张船江、马飞们等一批批吸纳就业学员们逐渐崭露头角,不但在事业上取得了进步,更帮助家庭摆脱了贫困。在恒大的帮扶下,目前毕节全市已培训了109039人,推荐到当地产业就业和异地就业73127人,人均年收入达4.2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