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2-26

齐心协力修好路 点燃希望奔小康

作者:唐爱梅 王成 时间:2018-12-26 阅读:277


 齐心协力修好路 点燃希望奔小康
——海拉镇江边村实施“三硬化”工程见闻
记者 唐爱梅 通讯员 王成

  海拉镇江边村白泥井组浦家梁子“三硬化”工程施工现场,浦绍海正三块两块地搬石头。
  浦绍海今年73岁,身体还很硬朗,就是听力严重下降了,记者问他为什么年纪那么大了还跟着修路,说了好几遍他才听明白后笑着告诉记者:“这是大家的路,人人都得出力。”
  浦家梁子位于牛栏江畔,民房都建在大山坡上,共有51户农户居住在这里。
  一直以来,浦家梁子仅有一条逼仄的小路可供通行,交通极为不便。
  村民王敏芬回忆起过去,说道:“以前这里的路太窄了,我们割猪草时背个大点的背篓都要刮着蹭着,更别说是把摩托车、小轿车开进来了。”
  外面的车辆进不来,里面的人很难出去,浦家梁子的人都渴望着有一条水泥路能够修到家门口,希望外出打工回家的年轻人能够把新买的小轿车开进来,盼望着逢年过节时走亲访友能够更方便些……当然,他们更希望这条路能够带来一些改变,能让这里摆脱“贫穷”“落后”“偏僻”“闭塞”这些标签。
  修一条宽敞、方便的水泥路,是这里几代人的夙愿。
  当江边村实施农村“三硬化”工程时,村民们听闻政策补贴修路后,浦绍海拆掉了牛圈、浦仕昆推倒了老房子的墙、王敏芬拿出攒了许久的4000元钱……
  竖柱的竖柱,拆房子的拆房,就这样修建了一条宽2米、长360米的路。
  浦绍海今年领到了危房补贴,建起了新房子,正要搬进去住,当他知道修路要拆他家里的牛圈时,在新房那边还没有建起牛圈的他毅然决然地无偿把圈拆了,现在2头牛还关在邻居浦仕昆家的圈里。
  随后一连25天,浦绍海都跟着在施工现场搬石头、和水泥,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累了就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歇一会,渴了就喝一口自带的茶水。
  浦家梁子上的风很大,吹起来的时候尘土飞扬,直教人睁不开眼睛。趁着休息的间隙,在一片混乱的场景中,记者听到浦绍海说:“要为下一代人考虑啊。”
  对于浦家梁子的人来说,一条路不仅仅意味着交通更加便利,还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浦仕昆一家早已搬到新房子里去了,现在老房子用来圈养猪牛鸡鹅,为了修路他推倒了老房子的墙,挪了50公分出来,浦仕昆说:“修通了路,大家都方便,这是好事。”
  但是修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比想象中更难。
  这条路所牵涉到的16户农户都是居住在半山坡上,很是陡峭,鲜有平地,这就意味着要把路修宽敞,只能人工搭建柱子。
  村民浦绍敏说:“政府给了我们水泥和沙子,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该竖柱的竖柱,该拆房子的拆房,不管怎样,都一定要把路修宽敞了。”
  这条路涉及的16户农户每户拿出4000元,共计筹集资金6.4万元用于修路,路总长360米,共870个平方米,政府将补足40890元。
  经过多方努力,现在这条“进寨路”大体已经完工。
  王敏芬走在路上,迎着阳光,笑着对记者说:“现在路修宽敞了,以后谁家有喜事都可以热热闹闹的办,买什么都方便了。”
  江边村作为海拉镇今年5个出列村之一,全村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此次“三硬化”工程共涉及428户20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4户1020人。
  目前“三硬化”涉及农户已经全部启动工程,年底前将全部完工。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必将让江边村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