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12-28

威宁 “三退两治”全力推进草海综合治理

作者:杨旭东 时间:2018-12-28 阅读:245


   本报讯(通讯员 杨旭东) 近年来,威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县委政府和草海管委会紧紧围绕“三退两治”,不断加大草海生态湿地保护力度,全力抓好草海综合治理工作。
  退城还湖,拓宽保护区域。完成草海保护区确界立标,县城腾退原城市规划用地22652亩,收回保护区内原出让开发建设用地2000余亩,全部实施生态修复,拓展了生态空间。
  退村还湖,减少人为影响。通过产权置换、宅基地安置、货币补偿等方式,分年度分批次对草海周边18个村(社区)15936户居民实施棚户区改造和移民搬迁,已拆除房屋5940户,涉及人口约2.24万人,拆除面积约66.75万平方米。人类活动明显减少,环境压力得到缓解。
  退耕还湖,建设鸟类家园。完成6万亩农户承包地征地,正在进行土地确权和插牌定界,修复黑颈鹤栖息地1000余亩,种植鸟类喜食植物3000余亩。鸟类由2013年的228种增至246种,越冬期黑颈鹤数量呈增加趋势。
  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通过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天保林建设等方式,完成草海流域造林绿化4.3万亩。综合治理区森林覆盖率从14.68%提高到27.28%,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总治理面积的83.29%,年泥沙减少72.22%。
  治污净湖,严控源头污染。通过截污控源、外堵内治等方式,分区域、分类别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开展内源治理示范和调水补水,启动主要入湖河口湿地恢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直排生活污水得到收集和处理,污染负荷得到大幅削减(2017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削减量分别为442.93t/a、72.04t/a、6.29t/a、174.49t/a),与2017年同期相比,高锰酸盐指数Ⅱ类水达标率由33.33%上升至71.43%,氨氮由87.30%上升至98.41%,总磷由92.06%上升至100%,总氮趋于稳定,水质恶化得到遏制,上游重度污染区黑臭现象已消除。
  据了解,目前,《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明确的8大类43个项目启动7大类27项(其中完工7项、在建20项),项目到位资金共计62.11亿元,完成投资约6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