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添动力 惠农助增收
作者:沈光勇 高胜举 时间:2018-12-28 阅读:183
恒大添动力 惠农助增收
——羊街镇交河村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种植基地见闻
记者 沈光勇 通讯员 高胜举
走进羊街镇交河村恒大援建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种植基地,成排成畦的钢架大棚在冬日的暧阳里散发出银色光芒,如松风乍起,碧浪翻腾,在山峦、人家的映衬下蔚为壮观。
棚间的小路上,时有往来穿梭的村民走动,他们正在收获小菊花,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记者随着大家的脚步进到温室大棚里,眼前一朵朵小菊花随风摇曳,有的已经绽放,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来基地务工的村民则五个一群、三个一组,说说笑笑正在地里忙碌着采摘花朵。
羊街镇交河村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贺才敏一家,因缺技术和资金导致贫困。51岁的贺才敏告诉记者,2017年以前,每逢冬季一家人就闲暇下来没事做了。如今,他们一家春夏秋冬四季无闲月,特别是冬季,因为种植小菊花,在家门口务工也能挣钱,赚取一家人的生活费。
“自从他们建起大棚,闲着有时间有活路我就来,没有活路做我就回家管理庄稼,喂喂猪牛。一个月下来,上半个月的班,一天可挣到70块钱。真是太好了,能照顾家里,照顾老人,学生早晚回家还能做点饭给娃娃吃。”贺才敏说。
不但羊街镇交河村周边的村民可以过来务工,连赫章县铁匠乡的村民也有不少在基地里务工。
“自己生活费和两个读书的娃娃的生活费还是挣得到的嘛。”来基地务工的赫章县铁匠乡村民朱玉说。
交河村平均海拔1925米,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长年日照多,适合蔬菜种植生长。自这里的大棚建成以后,不仅实现了一年三至四季的产出,也能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正真发挥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种植基地的作用。
今年,该村引进龙头企业广州文旅港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基地种植了生长速度快、销量比较好的小菊花。
“我们港华公司在羊街这个基地主要经营79栋大棚,每天的平均务工人数大概15到20个,每个人平均工资是70块钱一天,一年下来要支付37到45万元工资。我们主要是经营小菊、白菊,销往珠三角地区、日本、香港等地。”广州文旅港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周汉东说。
在交河村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里,种植小菊的79栋大棚只占了所有大棚的四分之一。在恒大集团帮扶援建的317个大棚中,还引进了贵州臻天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金丰公社带领贫困户种植果蔬等其他经济作物。
该基地以每亩土地600元的价格给农户流转土地,每年每个大棚拿出700元保底分红分给贫困户。同时,还让贫困户加入管理团队中来,教他们操作农机、打药、抹芽等管护技术。
“我们基地的营运模式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其中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包括后期销售,合作社负责务工人员,包括这个大棚后期的维修,维护,确保大棚的正常营运。”恒大威宁扶贫公司羊街分部负责人云智杰说。
目前,交河村种植的果蔬初见成效,辣椒、茄子等果蔬销售良好,市场供不应求,订单农业已逐渐适应市场需求,真正做到了“订、产、销”一体化,有效调动了贫困户参与种植的积极性,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我们村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恒大集团在我们村帮扶援建了317个大棚,不仅带动了我们村155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并且还带动了其他村166户贫困户脱贫增收。”交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开明说。
近年来,该村依托当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恒大援建蔬菜大棚落地该村后,全村积极谋划、苦干实干,聚力发展小菊、白菜、葡萄等经济作物,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据介绍,每季种植果蔬的大棚,一个大棚的收益是3000元左右,一年能种3季,所有大棚每年可创收经济280万元以上。用工量达到了2.8万个,成为了交河村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带动农民致富的一个典型。
“目前,我们村在产业发展方面,不仅依托大棚种植了菊花,还种植白菜2000亩,葡萄25亩,菠菜、小葱、香菜、辣椒、西红柿等经济作物1000余亩,像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全村在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是没有问题的。”李开明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