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帧风景
作者:马永坤 时间:2019-01-04 阅读:211
列车马上就要到站,汽笛又一次划破了夜的沉寂,邻座五小时之久的这位中年男人终于接到了一个电话。通话的声音很响,足以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八九岁女孩的哭声,“爹,你快要到家了吗?饼干买来了没有,我和弟弟很饿,睡不着。”他似乎有点不知所措,急忙把手机小心地平放到膝盖上,用粗糙的双手忙着按减音量,他似乎感觉到孩子的哭声已被旁人听见。“吼什么,这么晚了还不带弟弟睡,明早还读书,饼干没买到,爹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全买车票了,工钱还没拿到,饿了就起来喝点水……”男人焦急地叮嘱孩子。
我有些愕然和心酸,心想,小孩子饿了怎么还能一味的喝水,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他们面临了怎样的生存困境?我下意识地打量起他来,约模四十多岁,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皮肤显得干裂粗糙,好像好几夜没睡上安稳觉的样子,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身上一件单薄的蓝色工作服已洗得发白,裤腿上粘满星星点点的泥浆,鞋子是布做的,白胶底的那种,记得应该是三十年前“流行”过的,手机是老人机,机壳被碰裂过,用塑料胶布缠了三道,按键似乎也不好使,音量总是关不掉,出于害羞和紧张,他便狠心地挂断了孩子的电话,脸上掠过一丝愧疚与尴尬的神情,忧郁地望着灰濛濛的窗外……
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心里似打翻了五味瓶,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深夜盼父归来而又饥饿难耐的样子在我脑海里久久回放。不经意就联想到小时候的自己。那年月,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常年外出谋生,母亲一个人操持家务,常常为了忙活地里的庄稼把我们兄妹几个反锁在屋里,直到饥渴难耐的我们把眼晴哭肿才盼到母亲扛着农具晚归!
如今,时代变化了,我们没必要让孩子再经历类似的苦难,但我常常感到“旧痛”仍在,且已深入骨血,每一分每一秒都会被唤醒。就像每次出差归来,依旧会习惯给孩子带上一份手礼,让他们有盼头,让他们有欣喜,让他们懂感恩。其实,有时真不全是为了教化孩子,只因童年苦难的烙印太深,一直如影随形,直到今天,不经意间仍在或多或少地弥补我们这一代人年少时的缺憾。
此时此刻,几百种理由和冲动促使我想为他尽一份为人父的责任,我差点拿出钱夹,差点决意倾尽所有,突然,理智告诉我,要让他有尊严地接受帮助,才是我最应该做的,看着他坚毅的神情和粗糙的手掌,我终于犹豫下来!一个人最大的教养,就是最大限量去维护别人的尊严,具备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舍得但他一定更需要的是尊严和尊重!我努力构想了几十种如何把饼干钱巧妙赠送给他的方式都化为泡影。只能无奈地看着列车进站,任由他消失在茫茫人海和我忐忑的思绪里。
小时候,祖母总是教导我要做一个心善之人,要心存善念,心怀仁慈,乐善好施。长大了,明白善心真无关财富,更与职业、地位、年龄、性别无关,恪守一份善良,不是为了做善事而图回报,只因坚信这样做才是对的。人为善,福虽不至,祸已远离,善良,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底气和福气。“寒冷的冬夜,一个姑娘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刚忙完的环卫工爷爷,冷的发抖的蜷缩在路边,她赶紧买了杯热牛奶给他送过去,爷爷看见后,一个劲儿的说天这么冷,还是你喝吧,看到姑娘执意要送给自己,爷爷满是感激的反复表达着谢意。”“深夜突降大雨,一个送餐的外卖小哥,看到路上有个坐轮椅的老人,他立即把车停到一边,把自己的雨伞和雨衣都拿给老人,然后自己全然不顾的回到雨里。”
其实,这个世界不乏如此的善意。当然,这个世界也从未有过完美,到处都有冷漠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总有一些人,始终恪守着最本真的善良和简单,给苦难者一种悲悯、同情的力量,来应对世间所有的苦难。作家亦舒说过:“我选择帮助或者回报别人,不论是举手之劳,还是借人钱财,我求的不是回报,而是心安理得”。是的,离地三尺有神明,那些骨子里深藏教养的人, 眼里有光,心底有爱 ,一定会被这个世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