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幸福感
作者:方国俊 时间:2019-01-07 阅读:202
“搬”出幸福感
——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见闻
通讯员 方国俊

李才发抱着政府给他送的电饭煲十分高兴
元月1日,新年第一天,走进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在小区宽阔的小道上,随时可听见搬迁群众们的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祥和快乐的气氛。
李才发今年52岁,他爱人张永花47岁。一家人国庆节前搬进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此前,李才发一家住在龙场镇白花村银河组。
笔者随同中交二航局威宁项目部管理人员一起来到李才发家进行房屋质量回访,李才发得知来意后,不由自主地为项目员工竖起大拇指。“想想以前我们住在山旮旯里,不仅房屋破旧,还有地质灾害隐患,种庄稼也是望天收。感谢你们为我们建设了这么好的房子,圆了我们全家人的安居梦。”
笔者跟随李才发查看了新居,他家的新居卧室、客厅、厨房加起来有140多平方米,共5室2厅,家具整齐地摆放在客厅,沙发、电视、烤火炉等一应俱全。“这些都是免费的,还免费给我们提供了烤火炉,有了它,今年冬天我们一家不用再怕寒冷了……”张永花话音未落,李才发从厨房里抱出来一个电饭煲,“你看,这也是政府给我们准备的,厨房还有电磁炉、煤气灶,如今不再体验做饭烧柴时被烟熏火烤的滋味了,而且第一年的水电费全免,我们享受的是拎包入住的待遇,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李才发开心得像个孩子。
李才发家有5个孩子,4个儿子,1个女儿。大儿子和二儿子分别在山西和海南打工。三儿子和女儿在威宁四中读高一,小儿子在九三中学读初三。谈到搬入新家的感受,小儿子李应兵最开心了:“我以前去上学,每天要走15里山路,下雨下雪天泥巴路更难走。如今我在九三中学读书,走路10分钟就到学校了,而且这一路上都是刷黑的沥青路,走路有劲,读书的劲头也更足了……”
“确实方便多了。”张永花抢过儿子的话,“过去住在大山中,每年到县城也来不了几回,平时需要的日用品都是背着背篓走山路去镇上买。现在我们全家住在县城边,有直达的公交车,买东西、就医都方便了,而且买东西还可以送货上门。更重要的是,我们走出大山,眼界也开阔了。”
“说起搬迁,我爸妈其实有点不乐意的呢。”三儿子李云接过了话茬,“在搬迁之前,爸妈去了五里岗安置点。这个安置点在县城新区,学校、超市、医院、产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全。附近就是草海火车站和凤山客运站,交通出行非常方便,曾经的忧虑打消了。而且爸爸认为,重要的是能让我们走出大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李才发一家人分享着幸福。
“其实我最开心的是在外面打工的两个儿子听说这里有产业园,他们决定回家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就在产业园打工,这样全家人每天都可以在一起了。”李才发告诉笔者,远在海南的儿子给李才发打来电话,告诉他回家过年的消息。
李才发说,他渴望的幸福很简单,在家陪伴父母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儿女工作或者放学回家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是父母最大的幸福。春节即将来临,李才发在外打工的儿子即将回家,笔者也答应了李才发夫妇俩,等春节过后回项目部上班,再去看他们一家人。
然而,在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像李才发、张永花一样,有1678户共1万多人住上了中交二航局为他们建设的安置房。他们“搬”出来的幸福感,正是威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速脱贫致富步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