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1-08

喜看红山大变化

作者:岳刚 李新 时间:2019-01-08 阅读:268


 喜看红山大变化
——五里岗街道红山社区发展速写
记者 岳刚 通讯员 李新


  元旦节过后,威宁的冬天,艳阳高照,温暖如春。
  记者来到五里岗街道红山社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微耕机正在奋力耕作,“嗒嗒嗒”的声音响遍田野。 “组组通”水泥路已经在全社区实现全覆盖,四通八达,一辆辆小车正在路上行驶,或是运农家肥,或是运魔芋种子,或是运肥猪出去……
  过去,红山社区可是让人去一次怕一次,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老百姓出行难,学生上学难。而今,党的政策造福于人民,让红山社区老百姓从一穷二白迈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白岩组的黄先才年轻时日子过得很辛苦,全家人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吃的是包谷洋芋,逢年过节才勉强吃上一顿白米饭。
  2013年,黄先才买了几头母猪,以“滚雪团”的方式发展养猪。到2016年,他家养猪规模发展到70余头,创收20余万元;2017年,翻了一番,毛收入达到40万;2018年,猪的数量达到460余头,收入突破60万。
  记者来到黄先才家,他正在和妻子忙着喂猪。圈舍里,肥猪、仔猪、母猪、种猪分栏喂养,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我们没有请工人,所有的活我们夫妻二人全部完成,有时候儿子儿媳妇帮忙一下。说实话,以前是穷怕了,现在,信用社贷款给我们,利息很低,通过几年的发展,经验越来越丰富,赚钱也越来越轻松了。”黄先才一边给猪投饲料,一边乐呵呵地说。
  在一旁忙碌的妻子补充道:“今年的肥猪价很好,生猪每斤8至10元之间,我家的肥猪大部分是卖往赫章,他们定期来到我家买,生意一直不错。”
  而在红山组,快40岁的林站国更是别具一格,养鸡、种魔芋、酿酒是他的三大产业。
  2015年,林站国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花了2万块钱买了3000斤魔芋种子,把自己家的10亩土地全部种上魔芋。不到一年,林站国除了留下了芋种,商品魔芋还卖了3万多块钱,尝到了赚钱的甜头,他心里乐滋滋的。
  2016年,林站国又流转了10亩地,总共种了20亩,创收又增加了一倍,到2018年,他成立了“站国种养殖专业合社”,魔芋种植面积发展到了30余亩,除干打净,赚了8万元。
  “冬季种植已经全部完成,今年种了40多亩,销路直接不用担心,才刚刚从土里挖出来,买家就把车开到地边,恨不得连泥巴都拉走了。”林站国一边指着魔芋地一边笑着说。
  文香香是社区精准扶贫户,林站国拉了她家一把,带动其发展魔芋种植,帮助她家脱贫。
  “我在他的基地里买了1600斤魔芋种子去种,林站国只收了我家1800块钱,欠着的9400元等我家的魔芋卖了,再给他一起付清。”文香香说。
  林站国十分有经济头脑,他建起了两个酿酒的小作坊,酿出来的白酒销往市场,酒糟就用来养鸡。
  目前,林站国以散养的方式,养了600多只鸡。“我养的活鸡11块钱一斤,也是深受餐馆老板喜爱,只要一出栏,他们就开车来称鸡了。”林站国说。
  林站国算了一笔账,他一年专门种魔芋、养鸡、酿酒,收入就突破了20万元。
  说起红山社区的路,人们无不拍手叫好。过去,红山社区通组公路是自然形成的泥路或群众自己修建的毛路,坑洼不平,路面较狭窄,大部分道路只能供小型拖拉机和马车通行,且晴通雨阻,交通运输条件差,产品流通困难大。
  如今,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坚持“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通组公路项目建设,高质量打赢农村“组组通”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硬仗。
  红山社区正是享受了“四场硬仗”最大实惠,全社区10.6公里“组组通”公路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魅力新万山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精准扶贫户邓广成对社区的“组组通”最有体会,他说:“我们这里以前没修路的时候,由于坡陡、弯急,出行很是不便,以前雨天全是黄泥,路又窄,雨停了五六天以后这路才可以走,农户修房子的运费相当高。现在国家的政策好,路修好了,做什么都方便,省力少钱省心,共产党的政策好,真是方便了咱们老百姓。”
  据悉,红山社区正在实施建设项目,分别是种植业、养殖业、基础设施、社会公益、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其它建设项目共6大类13个项目。其中,种植业项目3个,养殖业项目2个,基础设施项目3个,社会公益类项目 1个,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项目3个,其它类项目1个。
  “2019年,我们社区调减玉米1000亩,发展种植烤烟300亩,中药材200亩,魔芋500亩,充分利用好国家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改善老百姓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紧紧跟着共产党走,听党的话,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红山社区主任陈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