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1-09

家乡的洋芋

作者:朱成 时间:2019-01-09 阅读:345


   在家乡威宁,洋芋总是伴随着人们走过春夏秋冬,无论是在大街小巷,只要有卖吃的地方,都能看见洋芋的模样。作为一名身在江南的学子,我看到诗中的烟柳画桥,目睹了颇有历史的古城城墙,可是这些没有让我停留太久。反而在有些时候,却会为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土豆”而彳亍许久。
  我和洋芋的缘分,应该是从会吃东西的时候就开始的,因为那时候的乡下,洋芋是最方便、最廉价的主食之一了。可是对于洋芋,吃了将近二十年,却从来没有嫌弃过它,从来没有吃腻过它。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也是人们开始耕种洋芋的时节,人们在墙角细心地挑选着有“眼睛”的洋芋种子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这个洋芋的心是红心、还是白心的,并且几乎能判断出这个洋芋的长势以及它以后开出洋芋花的颜色。而在这个时候的洋芋,吃起来水分适中,里面的淀粉也恰到好处。
  在绿树成荫的夏季,伴随着洋芋花的凋零,土壤中的洋芋如鸡蛋般大,此刻的人们都小心翼翼地将之刨出,取大而舍小,然后又轻轻地将那些松软的泥土盖在那些还在生长的小新洋芋上,随后兴高采烈地兜着鸡蛋般大的新洋芋回去,然后和家人一起品尝新洋芋的味道,当洋芋的香味弥漫在屋子里的时候,那些肆无忌惮的小孩则是拼命地炫耀:“我家勒新洋芋吃得啦!”而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则是坐在一旁,拿着一根烟杆开怀大笑。
  当然,自从有了新洋芋之后,屋里放置着的那些洋芋则就叫做“老洋芋”了。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新厌旧,有些人偏偏在这个时候喜欢老洋芋,此时的老洋芋被他们称为“干巴洋芋”,这个的洋芋,也别有一番滋味,不过它就像一壶老酒,要遇见会欣赏的人,才会吃出那种隐藏着的那种味道。
  在惠风和畅的秋季,这时的老洋芋几乎销声匿迹了,而新洋芋的“新”也在人们的口中不见了踪影,直接直呼其名叫“洋芋”了,此时的洋芋大军在土里安详地沉睡着,不为地面上的风吹草动而惊扰,也不为枝干的枯萎而暗自神伤,而是默默等待着那些辛勤劳作人的邂逅。洋芋不像包谷,成熟的包谷经不起太久的等待,而成熟的洋芋则不然,它不会撒娇,也不会投机取巧,而是老实巴交地默默等待着人们的到来。
  在大雪纷飞的冬季,那些原本在土地里的洋芋几乎都“回家”了,回到最初的那个角落,甚至填满的那个角落。那个角落,是它们前世所呆的地方,接近一年的轮回,它们带着使命离开,最后带着硕果归来,去与来之间,一半是为了报答勤劳的主人们,一半是为了洋芋人生。
  我猜想,故乡的人们喜爱洋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味道多么让人流连忘返,更多的是:“洋芋懂得落叶归根,洋芋懂得报答,洋芋懂得感恩,洋芋懂得坚强,洋芋懂得虚怀若谷,洋芋懂得在每一个时段的与众不同却又不忘初心。”
  往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仔细盘算着回家的日子,幻想踏着霜雪回到威宁之时,含情脉脉地看一看故乡,然后去用心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吃着洋芋,咀嚼着故乡那淳朴而有独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