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9-01-09

陪妈妈去赶集

作者:南山秋 时间:2019-01-09 阅读:223


   四岁的时候,我最欢喜的,是扯着妈妈的衣角撵着去赶集,尤其是每年的“尽头街子”,拗不过我,又怕把我弄丢,妈妈只好将我放在买菜的背篓里带着去。因是岁末,所有人都忙着置办年货准备团圆,那绝对是全年最热闹的一个赶集天。那时候,老家的开发区还没有开发完,赶集的路因受了夏天雨水的折磨变得坑坑洼洼,一不小心还容易踩到冒着热气的黄牛大便。穿着黑色大裤脚、包着白色包头的老人们蹲在街角,一边交替着喝起小酒,一边犹豫着是否要买那个质地特别好的茶罐,还不忘吓唬赶集女人背篓里的孩子,小娃娃不准赶“尽头街子”,抓计划生育的人马上要来了。我通常不屑于像别的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只会冲他们扮个鬼脸,然后催着妈妈不要理他们,快走。那时候,总觉得去赶集是件极其光荣的事情,开心可以延续到下一个赶集日到来。
  十四岁时,我便不爱和妈妈一起去赶集了。可能是青春期在作怪,看着同学们都是自己一个人或是和朋友约着去,我忽然就觉得这么大年龄了还和妈妈一起去,是极难为情的事,便常找了种种借口自己去赶集。妈妈只能无奈地笑着说“果然翅膀硬了,想自己飞了!”偶尔需要买的东西多了担心她背不了那么多,或是想买件过年新衣服穿了,才会老老实实背起背篓跟在后面,一边张着眼睛四处看商店里的衣服,一边吐槽她不懂欣赏。那时候,衣服还不像现在这样品类繁多,每家店里卖的都差不多,但我总能从街头看到街尾,妈妈从未觉得厌烦过,带着我一家一家地看过去,直到我终于满意了……
  转眼已是二十四岁,妈妈五十一了,工作的缘故很少回家,想来已许久未陪她在三六九赶集日,转遍老家每个角落了。前几日,三姨和她一起来了威宁,说是想去馆子街转转买件衣服,得了空便随着她们一起去。摩肩接踵的人群中陡然发现,她们已不知何时竟是跟在我身后,推着小板车卖水果的小贩们来来往往,为防不小心碰到她们,我便刻意走到她们后边。一间间店看过去,恍惚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只是那时候,我不心疼妈妈的钱,而现在,妈妈却心疼我的钱,看衣服先看了价格才看样式。
  耳中听着她小心翼翼在问我忙不忙,眼看着她明明欢喜却在看了价格后默默放下的动作,绷着满脸欠揍的骄傲表情,大声说“我没什么事,不急,您老慢慢看,尽管看啦!姑娘我现在挣钱了,一月好几千呢,信不信整个馆子街你看上哪一件我都买得起!”她笑了,我却在转过身的瞬间鼻子酸到极致,我突然发现妈妈已不像从前我吵着要跟着去赶集时的模样了,她的脸庞黑了许多还刻上了皱纹,头发也白了大半,还有那小贩吆喝着推着小板车就在她身后,而她却没有听到,直到被我拉开那一刻,那种惊惧的神情,我以前从未见到过……
  当我真正读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便再没有勇气提起这一句诗。